尿崩症ppc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尿崩症 Diabetes Insipidus —AVP(ADH)严重或部分缺乏(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VP不敏感(肾性尿崩症),导致肾小管吸收水功能障碍,引起多尿、烦渴、多饮和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任何年龄,青少年较多 男:女=2:1 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ADH 肽类激素 视上核合成、垂体后叶释放 作用于肾脏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增加水通道,促进水重吸收 维持体内水的含量 最主要的调节因素:血渗透压,渗透压?,AVP? 皮质醇拮抗AVP作用,提高其对肾脏的重吸收水的阈值,同时水钠储留?渗透压??AVP?? Osmoregulation: Vasopressin (ADH)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中枢性尿崩症 继发性: 50% 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肿瘤(颅咽管瘤、松果体瘤、第三脑室肿 瘤、转移性瘤、白血病等) 10% 头部创伤(外伤、手术) 少数 脑部感染、组织细胞增生症、肉芽肿、血管病变 特发性: 30% 临床找不到病因 视上核、室旁核退行性病变?自身抗体? 遗传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NPⅡ基因突变 DIDMOAD综合症的组成(糖尿病、视神经萎缩、耳聋—Wolfram综合症,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常为家族性,病人从小多尿,可能因为渗透压感受器缺陷所致)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 烦渴、多饮 多尿:尿量>3L/日 尿比重:<1.010 尿渗透压:<300mmol/L 高钠血症: 仅见于饮水量不足,多见于继发性 渴感中枢受损、昏迷患者 表现:无力、精神异常、昏迷、癫痫发作等 病情分类 完全性 症状明显 尿量≥5L/日,尿比重<1.005,尿Osm<200mmol/L 部分性 症状较轻 尿量2.5~5L/日,限水后尿比重>1.010,尿Osm290~600mmol/L 病情分类 暂时性:一段时间后自愈 永久性: 三相性:早期4-5天的尿量明显增加、尿Osm下降→中间阶段尿量迅速减少、尿Osm上升→后期出现永久性尿崩 诊 断 症状:持续多尿、烦渴、多饮 实验室检查: 尿比重、尿糖 血钙、糖、电解质、肾功能 Uosm/Posm 禁水试验;禁水-加压素试验 血浆AVP测定:2.3-7.4pmol/L 影像学检查:垂体CT、MRI检查、眼底检查 鉴别诊断 精神性烦渴 女性多见 禁水试验阴性、血AVP正常 肾性尿崩 家族性X连锁性遗传 肾小管对AVP不敏感 出生后即出现症状 男性为主、女性只表现轻症 注射AVP无效、血AVP浓度正常或升高 慢性肾脏疾病 原发肾脏病表现 DI病情较轻 诊 断 诊 断 药物治疗 激素替代 加压素水剂 每次5~10U,皮下注射 作用维持3~6小时 主要用于脑损伤或手术时出现的尿崩症 鞣酸加压素注射液(长效尿崩停5U/ml) 可维持3~4天, 开始时每次0.2~0.3ml,肌肉注射,根据每日尿量逐步增加, 具体剂量因人而异,用时应摇匀 用量过大可引起水中毒 药物治疗 激素替代 去氨加压素(弥凝 Minirin ) 人工合成的加压素类似物 作用维持8~20小时,每日用药2次 抗利尿作用强,副作用少 鼻滴剂及喷雾剂:成人 20-40μg/日,儿童 10-20μg/日,qd-tid 注射剂:成人 1-4μg/次,1 岁以上儿童 0.4-1μg/次,1-2次/日,IV 片剂:100-200μg tid,可达200μg-1.2 mg/日 药物治疗 其他药物 氢氯噻嗪(HCT) 每次25mg,bid-tid 可使尿量减少一半 可能作用机制:尿排钠增加,体内缺钠,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远曲小管原尿减少,而尿量减少 长期服用可引起低钾、高尿酸血症等,适当补充钾盐 药物治疗 其他药物 氯磺丙脲 刺激AVP从神经垂体释放 增强AVP对肾小管的作用 剂量不超过0.2g/日,qd 可引起严重低血糖,也可引起水中毒 卡马西平 刺激AVP分泌 0.2g,bid-tid 作用不及氯磺丙脲 病因治疗 继发性尿崩症应尽量治疗其原发病 Key points to remember DI是由于AVP分泌缺失或肾脏肾脏对AVP不敏感引起 尿Osm/血OsM降低 主要治疗目标是纠正水丢失和病因治疗 中枢性DI常用DDAVP治疗 肾性DI用DDAVP治疗无效,主要控制钠摄入和应用噻嗪类利尿剂 *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 室旁核 视上核 血管加压素 催产素 Osmoregulation: Vasopressin (ADH) 尿量>3L/日;尿比重<1.010;尿Osm<300mmol/L 创伤性中枢性尿崩症 1.0 1.6-5.9 0.4-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