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国内外现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报告-国内外现状

高速切削加工与机床;研讨主题;1、超高速切削加工理论;1.2 从假设到现实 --高速切削理论的早期研究 1960年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lockheed aircraft)的工程师沃汉(Robert L. Vaughan)用“弹道切削”实验(即用枪或炮打出一个工件,以4500-11000m/min的速度通过一个单刃刀具,微型摄像机拍下弹道切削过程);主要结论:;2)在刀具磨损方面 在切削速度达到610m/s,切削经过热处理的材料时,刀具的磨损率最小; 切削速度变化对退火钢的加工影响不大; 在切削速度从150m/s增加到760m/s时,每切除单位金属的刀具磨损率下降75%到95%; 切削铝合金的速度达到760m/s时,没有测量到刀具磨损。 ;3)在切削力方面 水平力和垂直力虽然比理论值大,但是仍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大多数情况下,垂直力比水平力大,这和理论分析的结果相反; 峰值切削力只增加了33%-70%,而不是预计的500%,而且使用的平均力还会减小; 在高速切削下,剪切角增大而导致剪切力减小。;1.3 高速切削逐渐成熟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金(Robert I.king)和麦克唐纳(Mcdonaid.J)着手验证和发展沃汉(Vaughan)的研究结论。 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和可靠的高速切削机理; 从理论上证实了高速切削的可行性与高速切削的优越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研究不用枪和大炮,而是使用了真正的机床。美国Bryant Grinder公司为他们提供了高速五轴铣床,机床的主轴转速为20000r/min,功率15kW。;图2 高速铣削材料加工范围;2、超高速切削加工优势;降低切削力 在切削速度达到一定值后,切削力可降低30%以上,尤其是径向切削力的大幅度减小,特别有利于提高薄壁细肋件等刚性差零件的高速精密加工。;切削温度降低 在高速切削时,95%-98%以上的切削热来不及传给工件,被切屑飞速带走,工件可基本上保持冷态,因而特别适合于加工容易热变形的零件。;工作平稳振动小 高速切削时,机床的激振频率特别高,它远远离开了“机床-刀具-工件”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范围,工作平稳、振动小。 因而能加工出非常精密、???常光洁的零件,零件经高速车、铣加工的表面质量常可达到磨削的水平,残留在工件表面 上的应力也很小,故常可省去铣削后的精加工工序。 以铣代磨 ;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 例如,航空和动力部门大量采用的镍基合金和钛合金,这类材料强度大、硬度高、耐冲击、加工中容易硬化,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严重。 在普通加工中一般采用很低的切削速度,如采用高速切削,则其切削速度可提高到100-1000m/min,为常规切削的10倍左右,不但可大幅度提高生产率,而且可有效地减小刀具磨损,提高零件加工的表面质量。;降低加工成本 零件的单件加工时间缩短; 在同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中完成零件所有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此即高速加工用于模具制造的“一次过”技术。 虽然高速机床的价格高于普通机床,但综合上述因素,仍可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高速切削加工的自身局限性 如切削加工大部分铝合金时,切削速度的提高不受刀具耐用度的限制;但是在切削一些难加工材料时(如超耐热不锈钢、钛合金、高强韧高硬度合金钢等),切削速度的提高仍会受到刀具急剧磨损的制约。;3、超高速切削加工的应用;高速加工中心分类 1)高转速加工中心(高速铣)-HSM型 特征:主轴转速多为20000-40000r/min,快速移动速度、加速度要求不很高,一般不低于30m/min、0.3g即可。 用途:模具工业及飞机工业(用于复杂空间曲面加工,切削时间占整个加工时间的大部分,飞机加工中甚至高达90%)。; 2)高移速加工中心-HVM型 特征:主轴转速多为8000-15000r/min,快速移动速度多约60m/min以上,甚至80-120m/min,加速度要求高,0.6-1.0g ,甚至1.5g。 用途:汽车零部件(辅助时间占整个加工时间的大部分,高达70%)。 ;3.1 汽车与摩托车;;高速加工在我国汽车生产线上应用;3.2 航空航天;;3.3 高速切削模具;机械制造四大发展方向;4、高速切削加工系统;5、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