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仲淹文学思想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
引言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释褐授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天圣六年(1028)由晏殊荐,擢为秘书校理,跻身馆职清流。景祐二年(1035)判国子监,进除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因上百官图讥议时政,触怒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康定元年(1040),西夏元昊犯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与韩琦协力疆防,治军有方,西境略定。庆历三年(1043)召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与杜衍、韩琦、富弼同时执政,条陈十项改革政见,仁宗颁行全国,史称“庆历新政”。皇祐四年(1052)请颖州,赴任途中卒于徐州,享年六十四岁。卒赠吏部尚书,谥文正。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功业文章,人格道德,泽被深远,备受赞誉。纪昀,对宋学颇有门户之见,但其《四库全书总目·文正集》提要云:“仲淹人品、事业,卓绝一时,本不借文章以传,而贯通经术,明达政体,凡所论著,一一皆有本之言,固非虚饰词藻者所能,亦非高谈心性者所及。苏轼称其天圣中所上《执政万言书》,天下传诵,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者。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初不必说太极、衍先天,而后谓之不愧王佐也。又见仲淹之人与仲淹之文,可以知空言、实效之分矣。”1作为文学家的范仲淹,其文学成就虽略逊于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大家,但立意高古,文体完备,自然清新,自有其品格气度。今存各种版本《范文正公文集》,以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允称精善,由范仲淹十九世孙范能浚编集。范仲淹现存诗305首(据《全宋诗》计),文赋493篇(据《全宋文》计),词5首2。关于范仲淹文学的研究,自宋代起,关注甚多,历久弥新,尤其近百年来,学术成就显著。祝尚书《范仲淹研究资料辑录》(新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05)、张毅《宋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版)、李勇先、王蓉贵校点《范仲淹全集·附录十六范仲淹研究论著目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09)、刘洪生《二十世纪以来范仲淹研究综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07)等,对此论述详尽,兹不赘叙。其中学术界对范仲淹文学思想的关注日益加强,涉及到的主要著作有:陈荣照《范仲淹研究》(三联书店香港1 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文正集》卷一百五十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11页。2《范文正公集·补编》卷一收有《忆王孙·秋思》一阕,据唐圭璋先生考证,乃李重元词,见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分店 1987版)、方健《范仲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版)等。论文有:王继范《论北宋诗文改革家范仲淹》(《社会科学辑刊》1980.04)、王建设《范仲淹的文学思想》(《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5.01)、王瑞来《范仲淹与北宋古文运动》(《大陆杂志》1997.04)、曹顺庆、刘朝谦《范仲淹文学思想述评》(《范仲淹研究文集之二》香港新亚洲出版社2002 版)、周兴涛《论范仲淹的文学成就》(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03)、《范仲淹对宋诗革新发展的贡献》(《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等。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改革文风,复兴儒学,推进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论述严密,剖析深刻,对全面认识范仲淹其人其文有独特的学术贡献。然而,学术无止境,单就文学思想这个角度而言,学术研究的拓展空间仍然很大。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范仲淹文学思想,本文所要关注和探讨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文学思想除反映在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之外,更多地反映在文学创作中。涉及到范仲淹文学思想的理论篇目仅约15篇,其文学思想更多地隐藏在鲜活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诗词文赋创作实践中,尤其那些笔锋尖锐,思想深邃的政论文,颇见其文学功力的深度和人格修养的高尚,不容忽视。因而将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结合研究将会在外延和内涵上拓宽对其文学思想的全面认识。其次,以往范仲淹文学思想研究中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即范仲淹的人格心态。士人心态是社会历史环境与文学思想的重要中介。只有将范仲淹的人格心态探究出来,才能立体、动态地理解其文学思想产生的深层原因。活动于北宋前期(960—1067)社会历史中的范仲淹,面对日益贫弱的国家,革新政治,三起三落;领兵西北,巩固边防;兴学倡儒,改革文风,经历了丰富的心路历程,呈现出其独有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濡染其文学思想。再次,中国古代文论的精髓在于有深厚的文化精神作为底蕴,总是服从于中国文化的总体格局。作为有政治家身份的文学家,范仲淹是传统士人群体的典型代表,其文学思想渗透着他个体生命独特的精神光华,并具有政治家文论的深远意义。因而研究范仲淹的文学思想,把握其真实的,生命之气贯注的具体语境和整体意脉是重要的,而不仅仅是肢解、割裂开的一个个思想概念。第一章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鄂托克旗白绒山羊养殖概况-养殖专业论文.docx
-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城市公园设计中蒙古族文化表现调查与研究-林业专业论文.docx
- 恩度联合培美曲塞作用于肺腺癌的基础研究-肿瘤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多动症发病因素及中医证型研究-中医儿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免受性侵害权利相关国际公约在日本的实施-法律专业论文.docx
- 二胡协奏曲《汉魂》第一乐章演奏体验-音乐学专业论文.docx
- 二维光子晶体缺陷几何结构对缺陷模影响-凝聚态物理专业论文.docx
- 鄂西竹节参野生品和栽培品及不同年限栽培品的品质分析-药理学专业论文.docx
- 番泻叶抑菌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抑菌作用研究-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究——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