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ppt
第九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 学习要点 新型社会主义新闻体制的建立 1956年的新闻改革 抗美援朝中的新闻宣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事业的建立 1、全国新闻事业网的形成 2、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机制的建立 (1)形成了以《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核心的全国规模的比较完备的新型新闻事业网。 (2)报刊方面,以各级党报为主体,多种报纸并存,接受党的统一领导。 (3)通讯社方面,新华社成为国家新闻统一发布机构,同时于1952年9月14日成立中国新闻社。 (4)广播事业 (5)新闻摄影和新闻纪录电影:画报众多,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为代表。 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 工人报纸——《工人日报》 青少年报纸——《中国青年报》 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其他团体主办的报纸——《光明日报》、《大公报》、《文汇报》 军队报纸——《解放军报》 农民报纸 少数民族文字报纸 专业报纸 (1)制定有关新闻事业的基本法规 (2)成立新闻总署,管理全国新闻事业:1949年11月1日。 (3)建设新闻工作队伍 二、新闻宣传报道的重点和经验 1、报道重点: (1)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广先进经验,突出建设成就,宣传先进人物。 (2)政治外交活动:开国大典、日内瓦会议等。 (3)军事和社会改革运动:抗美援朝等。 2、总结:思想文化宣传报道的成绩和失误 (1)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普及马列主义基本知识。 (2)加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 。 (3)开展学术思想讨论和批判,但尺度太过。 A、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B、对《红楼梦》的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 C、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三、新闻事业的改进和业务建设 1、报纸工作的改进 2、通讯社、广播事业的改进和业务建设 3、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的新发展 4、学习苏联经验 A、体制改进——总编负责制。 B、经营管理——经营“企业化”,实行“邮发合一”的方针。 C、业务改进——学习语法修辞、推广普通话、规范汉语。 A、加强业务思想建设。 B、开展练笔运动,改进新闻写作。 C、加强通讯技术建设。 A、创办正规的大学新闻教育。——北京新闻学校(建国后第一家新型新闻学校)、人民大学新闻系(建国后第一个大学新闻系) B、各方面研究继续开拓。 C、创办新闻专业刊物——《新闻业务》。 A、翻译大批苏联新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文章,出版有关的书籍和刊物; B、派代表到苏联访问学习,邀请苏联代表团来我国介绍经验。 思考:中国新闻事业学习苏联经验有何利弊? 四、1956年全国新闻工作的改革 1、改革历史背景 2、《人民日报》的改版 3、新闻界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 4、1956年新闻改革的成败 1、改革的历史背景 (1)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毛泽东分析学习了苏联经验中的弊端。 (4)苏联批判了个人崇拜,民众思想活跃起来。 2、《人民日报》的改版 (1)改版目的:把《人民日报》进一步办成党的报纸和人民的报纸。 (2)改版标志:1956年7月1日发表《致读者》 (3)改版具体要求:扩大报道面,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 (4)改版作法和特点: A、发扬“全党办报”传统。 B、全体人员开展报纸工作讨论。 C、广泛征求读者的批评和建议。 D、学习国内外报纸有益经验。 (5)改版的初步成果—— A、新闻报道面扩大:经济、社会新闻增多。 B、言论质量提高。 C、创办文艺性综合副刊。 D、重视读者来信。 (6)改版的意义—— A、较好地报道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 B、为如何办好党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带 动了全国新闻事业的改革。 3、新闻界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 (1)报纸工作的普遍改革:各类报纸,从标题制作到版面编排,从消息写作到加强评论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突出特色。 (2)新华社和广播工作的改革 4、1956年新闻改革的成败 (1)历时一年多,是一次思想的解放运动。 (2)明确了从实际出发,发扬传统的工作方针。 (3)改革注意防“左”倾,忽视了防“右”倾。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