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生物学》13 原核生物
第十三章 原核生物(Chapt. 13 Prokaryotes) 哪些生物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有何特点?原核生物与生命起源有何关联?与其他生物有何联系核生物在自然界中有和作用?原核生物与人类有何关系? 原核生物类群 蓝藻(Cyanophy ) 原绿藻(Prochlorophy) 细菌(Bacteria) 古细菌(Archaeobacteria) 放线菌(Actinomycete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螺旋体(Brachyspira) 衣原体(Chlamydia) 支原体(Mycoplasma) 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 营养繁殖:最常见 ,单细胞的直接分裂繁殖;非丝状群体的先分裂形成小群体 ,小群体长大形成新个体 ;丝状体—藻殖段(hormogonium) ——藻殖段是由于丝状体中某些细胞的死亡,或形成异形胞(heterocyst),或在两个营养细胞间形成胶化膨大的、双凹形的隔离盘(separation discs)(图13-3 B),或动物取食以及机械作用等将丝状体分成许多小段,每一小段称为一个藻殖段。 无性生殖:厚壁孢子(akinete) ,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和异形胞(heterocyst) 二、蓝藻的多样性 代表种类 蓝藻的生态分布及其价值 分布广;绝大多数蓝藻都生活于淡水中,陆生的、海生的种类较少。 生活习性多样化:漂浮于水体、附着或固着在水生动植物体表或水底物体表面、岩石、树干、土表、土壤中,或其他植物体内,或与菌类共生形成地衣。 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 食用价值 危害——水华、赤潮 第二节 原绿藻(Prochlorophyta) 原绿藻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藻类学者Lewin在海鞘类动物的泄殖腔中首先发现的。 原核,具有叶绿素a、b,但不含藻胆素。 1981年3月,我国藻类学家曾呈奎在西沙群岛也发现了生于苔藓虫上的原绿藻。 现有1纲、1目、1科、3属、3种。原绿藻属和原绿球藻属(Prochlorococcus)为球形,海生。原绿丝藻属(Prochlorothrix)为淡水生不分枝丝状体。 主要特征 细胞壁结构与蓝藻相似,细胞中央区较大,为大“液泡”或“小泡。 类囊体排列于细胞周边,光合作用色素与绿藻和高等植物相似,为叶绿素a、b,其上无藻胆素。 细胞中无气囊,核糖体为70s,核质分布在类囊体之间,具典型原核生物的特征。 储藏物质类似淀粉。 分子系统学分析证明它与蓝藻的关系更为密切。 原绿藻发现的意义? 第三节 细菌门(Bacteriophyta) 第四节 古细菌(Archaea) 1977年美国科学家C. R. Woses发现,并提出三域学说(three domains theory),即细菌域、古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古细菌是生活在极端的环境(高温、缺氧、或高压等)的生物。 原核生物,但与其他原核生物有些不同的特征 极端嗜热菌(themophiles):能生长在90℃以上的高温环境。如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发现的古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100℃,80℃以下即失活,德国的斯梯特(K.?Stetter)研究组在意大利海底发现的一族古细菌,能生活在110℃以上高温中,最适生长温度为98℃,降至84℃即停止生长;美国的J.?A.?Baross发现一些从火山口中分离出的细菌可以生活在250℃的环境中。嗜热菌的营养范围很广,多为异养菌,其中许多能将硫氧化以取得能量。 极端嗜盐菌(extremehalophiles):生活在高盐度环境中,盐度可达25%,如死海和盐湖中。 极端嗜酸菌(acidophiles):能生活在pH值1以下的环境中,往往也是嗜高温菌,生活在火山地区的酸性热水中,能氧化硫,硫酸作为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极端嗜碱菌(alkaliphiles):多数生活在盐碱湖或碱湖、碱池中,生活环境pH值可达11.5以上,最适pH值8~10。 产甲烷菌(metnanogens):是严格厌氧的生物,能利用CO2使H2氧化,生成甲烷,同时释放能量。 在演化上,原核界的生物是最古老的;在现今,原核生物是数目最多的一类。他们能够自古代繁衍迄今,其成功的要素,从生物学的观点而言,则无疑是因为他们的细胞分裂速度快,以及代谢的多歧性。原核类能生存于许多为其它生物所不能忍受的环境中,例如南极的冰块,海洋深处,乃至几近沸点的温泉中,有些种类能生存于缺乏游离氧的环境中,而以无氧呼吸的方式获得能量。 从生态学的观点而言,原核类则担任分解者的角色,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骸而释出能供植物利用的元素。原核类在固氮作用方面,也扮演看重要的角色。大气中虽然富含氮,但真核生物并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必须藉原核生物中有些种类所行的固氮作用,使气态的氮转变为无机化合物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投资项目评估》课件PPT-12 投资项目后评估.ppt
- 《投资项目评估》课件PPT-10 社会效益评估.ppt
- 《投资项目评估》课件PPT: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ppt
- 《投资项目评估》课件PPT:第二章 资金的时间价值.ppt
- 《投资项目评估》课件PPT:第九章 财务效益评估.ppt
- 《投资项目评估》课件PPT:第四章 市场分析.ppt
- 《投资项目评估》课件PPT:第十章 国民经济评估.ppt
- 《投资项目评估》课件PPT-08 财务效益评估.ppt
-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手册》61页WORD版.doc
- 《操作系统概念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原配课件PPT-ch01 Introduction.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