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一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学案1 第2课时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一、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1.红军长征
(1)原因:第____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①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__________回到中央领导岗位,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②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③1936年10月,长征胜利。
(3)结果: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
2.西安事变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使国民党内部分化;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__________在西安扣留__________,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解决:中共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安事变的方针。
(4)意义:为______________的建立和__________抗日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抗日战争
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__________事变,中国__________开始。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式建立。
3.国共合作抗日:正面战场与____________相互配合。
4.抗战胜利: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胜利意义: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____________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两种命运: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______________。
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__________;政协会议。
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战略防御:粉碎国民党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于1947年夏挺进________。
(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取得辽沈、________、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4)战争胜利
①北平谈判:1949年4月20日,__________拒绝在____________上签字,和谈破裂。
②解放南京: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____________,4月23日,南京解放。
(5)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
4.意义: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开辟了新的道路。1.右图是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长征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红军长征纪念碑”却建在四川,你认为下列哪一理由不可能成为历史依据( )
A.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范围广
B.四川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
C.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D.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2.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的社会调查中,在江西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山村,发现了一座十分破烂的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墙上有几个暗红大字,斑驳模糊,第一、第二个字笔画残缺,第六个字已辨认不清:“丁十豪,分田□。”正当同学们为文字及其书写年代争论不休时,一同学又发现墙缝中有一张发黄的照片,模糊可见镰刀斧头的革命旗帜。由此他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 )
A.土地革命的见证 B.太平军的战斗檄文C.北伐军留下的标语 D.抗战时的历史遗迹
3.促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民族危机的加深B.张学良与杨虎城的妥协
C.中共的大力调解D.国民党亲英美派的积极奔走
4.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竞扶危局定神州。”诗中“此役”是指( )
A.平型关大捷 B.太原会战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5.“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840~1842年间 B.1927~1936年间C.1937~1945年间 D.1946~1949年间
6.“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中的一首诗。以下题目最可能是其原题的是( )
A.《甲午悲歌》 B.《台湾沦陷》C.《珍珠港祭》 D.《日寇投降》
7.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