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护理
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学》 第一节 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一、 概 述 定 义 1、骨关节炎(OA) :是一种非对称性、非炎症性、无全身征象的疾病。 2、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由机械性、代谢、炎症和免疫等因素作用而造成的关节疾病。 退行性关节炎 骨关节病 增生性关节炎 流行病学 多发生在负重及活动多、磨损多的关节; 65岁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以上;75岁以上可达80% 肥胖者的下肢关节应力负荷较大,易患者; 受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地理因素影响。 分 类 原发性(特发性)骨关节炎:病因不明或者隐约不清的骨关节炎。 继发性骨关节炎:继发于损伤、感染、劳损(过度使用)等因素的骨关节炎。 二、 主要康复问题 主要康复问题 关节疼痛 关节活动障碍 肌力减低 日常生活能力降低 三、康复护理评定 X线检查评定 疼痛评定 Ritchie关节指数 对指定关节进行触压: 0分——无痛 1分——有触痛 2分——有触痛,触时患者躲避 3分——有触痛,触时患者躲避,有回缩 将各关节指数评分累积 其他评定 畸形分析 ADL能力评定 肌力评定 关节活动度评定 四、康复治疗与护理 康复目标 1、减轻关节肿胀 2、维持关节活动功能,增强患肢肌力和关节稳定; 3、应用矫形器,预防和纠正关节畸形。 康复原则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护关节; 合理药物治疗; 合适的矫形器及辅助器具。 休息和合理运动 急性期关节肿痛严重时,注意休息,保护关节。 运动疗法 ①发作期:卧床休息,等长练习,增强肌力,防止废用性肌萎缩。 ②恢复期: 关节不负重或少负重的主动运动; 股四头肌训练 耐力运动:可改善患者的有氧运动能力 保持关节最大活动度的运动:由病人主动进行 物理因子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直接作用于关节局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方法:超短波、红外线、蜡疗、中药熏蒸、中频、药物离子导入等。 支具与辅助器具的应用 矫形器或者助行器的使用 ①手杖 ②护膝 ③轮椅 药物治疗 1.止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骨关节炎首选止痛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痛、扶他林等 C0X-2抑制剂:莫比可(美洛昔康)、西乐葆(塞莱昔布)等; 2.促进软骨恢复的药物 如维固力(硫酸氨基葡萄糖)、葡立(氨基葡萄糖)等,能刺激软骨细胞生长,缓解和改善疼痛、肿胀等,改善活动功能。 3.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为关节液的主要成分,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对缓解症状及保护关节软骨有一定作用。 能量节约技术 应用合理辅助装置,在最佳体位下行走; 穿戴合适的自助具和衣着; 改造家居环境,适应疾病需要; 保证休息,维持足够肌力; 保持良好姿势; 对不宜抗重力的关节,注意减轻负重。 康复教育 功能训练 控制体重 保持正确姿势 调整营养结构 其他 第二节 颈椎病 一、概 述 定 义 是由于颈椎间盘和颈椎退行性变导致颈脊神经、颈髓、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流行病学 常见病、多发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全球十大顽征,本病排第二; 我国颈椎病患者高达2亿。 病 因 颈椎间盘退变; 颈椎先天性发育畸形; 颈部慢性劳损; 骨质增生 颈部急性损伤 病因——颈椎间盘退变 病因——颈部慢性劳损 可造成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等组织的损伤,椎间隙变窄,使颈椎的稳定性下降,小关节错位。 长期伏案工作 长期不良姿势 长期高枕 长期电脑工作者 病因——颈部急性损伤 导致颈部关节囊松弛、韧带、肌肉损伤、颈椎间盘突出; 不适当的锻炼 突然急性刹车 突然颈部过度屈曲 不得法的推拿、牵引 分型 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 交感型 脊髓型 混合型 颈型颈椎病 诱因:晨起、过劳、姿势不当、寒冷刺激发病; 临床表现:反复落枕、颈部酸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 特点:自然缓解、反复发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50%~60% 临床表现:颈部僵直,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痉挛,受累节段棘突压痛。常伴有颈肩臂痛,向前臂或手指放射,手麻,手或臂无力感,持物不稳或失落。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异常,症状和相应神经根支配区有对应关系。 X线:退变在神经根出口处;CT、MR:神经根受压,和症状相关;肌电图:神经肌肉表现。 臂 丛 组 成 脊髓型颈椎病 是颈椎病最重的类型,约占颈椎病的10——15%; 脊髓受压表现:下肢麻木无力,足下踩棉花感;一侧或双上肢麻木无力、僵硬;握持不稳;行走不稳;可有大小便症状。 检查:X线:颈椎退变。 CT、MR: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或骨质增生压迫脊髓。 椎动脉型颈椎病 约占颈椎病的10%~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