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点语法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点语法知识

* 词类活用 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具体而言,它包括: 1.名词作状语。2.名词作动词。 3.动词作名词。4.动词使动用法。 5.动词为动用法。 6.形容词作名词。7.形容词作动词。 8.数词活用。 1、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2、吾从而师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驴不胜怒,蹄之。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规律一: 名词不带宾语,带的话一般活用为动词。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名词活用 一、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 ①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使……臣服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二.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①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②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③君子病无能焉 病:以……为病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范增数目项王。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二: 名词不能受副词修饰,那么名词如果出现在副词后边就要活用为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左右欲刃相如。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三: “能愿动词”是要出现在一般动词前面的,“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要活用为动词。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3、常以身翼蔽沛公。 。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小练习]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日削月割。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1.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2. 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由宾语发出的,一般是用作使动。 动词活用 规律: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2、春风又绿江南岸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带宾语必然要活用,有三种情况: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 二、活用为使动词。 三、活用为意动词。 形容词活用 *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