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识与知识间徘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常识与知识间徘徊

刘新老师上财讲座十二点 题目:在常识与知识间徘徊 讲座人:刘新(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时间:2006年11月14日 地点:证券期货大楼一楼阶梯教室 讲座要点整理:东方木匠 1、缺乏知识是所有人的困境,缺乏常识是个体的困境。 缺乏知识的状况可谓是比比皆是,乃一切人的困境,“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这句话生动反映了这种状况。当前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客观上也遭遇更大的未知,比如Aids、Sars、空间探索、生物基因研究、智能研究,这种状况一般上并不引起我们太大的奇怪。 但缺乏常识就不同了,一般人人皆有的看法你却不知道,这可就成了个人的困境。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此种状态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之中尤为突出,且似乎与学历、学位及博学程度成正比。且看下面四个实例: Ex1:“我说我周末来,没说我这个周末来”——某硕士研究生(刘评:傻得可爱的套套逻辑诡辩论) Ex2:11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为配合文联大会的召开弘扬先进文化鞭挞落后文化,播了一期舆论监督性质的批评节目,讲某地农村的年轻父母带着3、4岁的小孩子去看脱衣舞表演,指出其危害之巨大。(刘评:懂得常识的人都知道带3、4岁的小孩子甚或刚吃奶的婴儿去看脱衣舞是不会产生问题的——其时的儿童连辨别性别这样的自我意识都尚未形成,倘若有农民带13、14岁的小孩子去看脱衣舞倒是会产生问题。所以,在这一点上,恰是记者的理性过头加上道德激情反转为常识匮乏,在这里农民比记者更有常识) Ex3:何祚庥院士提出取消中医。(刘评:近来大批极具科学精神的学者和科学家们围绕中医问题展开了系列讨论,讨论的焦点不在于是否能够治病救人,核心则是那种理论更符合现代科学的“标准”、“范式”,这个问题留待稍后讨论) Ex4:杨振宁教授提出中国教育对经济的贡献要比美国大(刘评:严重脱离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的中国学生、中国企业、中国教师等各方的直感) 2、违背常识的错误之可笑并不在于常识的正确性,而在于理性之狂妄到了无知可笑的地步。狂人们在挑战常识时缺乏应有的谨慎和小心,这是一种知识的傲慢。 常识的获得不需经过学校培养与正规教育,一个人只要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与活动,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狡猾”,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一语道破常识的玄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相比而言,晋惠帝的那句“为何不食肉糜”也把他钉在了缺乏常识的耻辱柱上,孔夫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则体现了老人家的大智慧——对于知识限度的知识,是为极品知识。 一般老人都睿智,古代社会也推崇老者,其原因就在于常识是“活”出来的,大凡做成“人精”的人,大抵是常识极好的,这也是中国人的一大“长处”。但知识却不是自动的,人不会随年龄的推移而变得更加博学,所谓“有志不在年高”。 民间有“傻得像博士”、“大学像疯人院”之类的俚语,这并不是讲他们比工人、农民缺乏知识,那为什么他们对事情的判断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偏差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第一不是智力问题,第二步是学历问题,症结在于对常识的态度上。违背常识的错误之可笑并不在于常识的正确性,而在于理性之狂妄到了无知可笑的地步。狂人们在挑战常识时缺乏应有的谨慎和小心,这是一种知识的傲慢。 3、千年浑水——常识与知识的复杂关系 定义常识从来都是哲学家间产生鸿沟的原因,对此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就对此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在哲学史上,为常识定义既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常常又使许多人身败名裂。柏拉图-唯理论-黑格尔-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经验论-洛克/休谟-波普,正是唯理发展到独断与经验发展到怀疑这样两条人类思想的路线,他们的争论,恰恰反映出知识与常识的复杂关系。 对知识探索中存在着对常识的需求。首先,知识的形而上的假设,除了逻辑可靠的证明,还需要其他支撑物,科学理论不仅需要自身的逻辑自洽性,也需要人类经验对其可信程度的反复检验,没有了常识的支撑,逻辑不过是一根滑稽的擎天柱;其次,思想家们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的理论思考能为人类实际生活作出贡献,而完全蔑视一切人类实际经验与常识的理论将不会有任何获胜的机会。 常识的作用在不把事情办砸,知识的作用在使事情办得更好。常识最大的问题是混在事实与经验之间,产生不了新的知识,得有了事情才会有对事情的经验和常识;知识的作用可以超越常识,人们对知识的最大要求体现在预测性——预言,知识的作用在此,危险也在此。 我们毕竟必须承认,虽然理智的探索与智慧的游戏是人类文化最为美好与灿烂的事物,但这仍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甚至不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大部。知识的使命本不应与生活的使命相冲突。 4、对常识特征的描述性看法 鉴于下定义本身所具有的极大风险性,为避免走入违反常识的死胡同,这里仅以大多数人的看法对常识的特征作描述性列举: 第一,常识是大家的看法,并被假设为人人都知道的。 第二,常识是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