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固定挤压垫装置评述
PAGE
PAGE 1
国内外固定挤压垫装置评述
赵云路l,邢再兴l,薛荣敬2,曹兴颐2
(1. 沈阳新鑫模具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43;2. 沈阳市黎新工模具机电设备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43)
摘要:对前苏联、美国和日本铝挤压工业开发的固定挤压垫装置进行了评述;介绍了国内研发的铝挤压用固定挤压垫装置。
关键词:挤压铝材;传统挤压垫;固定挤压垫
我国的铝材挤压机有80%一直使用活动挤压垫,即挤压垫和挤压轴是分开的。每次铝材挤压终了,挤压轴先停止运动,挤压筒打开一个挤压垫加上残料的距离,即把挤压垫和残料从挤压筒中推出来,此后挤压轴回到原始位置,挤压筒再次打开到所需行程。然后主剪下来将挤压垫粘着的残料从挤压铝材上切下,残料和挤压垫一起经溜槽(或其他接受装置)移到挤压机外侧,用残料分离剪把残料和挤压垫分开,挤压垫经输送装置送到上料机的前端,再由上料携带送入挤压机中心,再由挤压轴连同挤压坯料一起推入挤压筒进行挤压工作。为了循环的连续性,一般要同时有2~3个挤压垫在运行。
一套挤压垫传送设施及残料分离剪相当繁杂,而且占地面积不小。更主要的是使挤压机的自动化操作受到阻碍。虽然很多单位宣称这样设置的挤压机可以自动化运行,但采用活动挤压垫的挤压机是很难做到自动化进行的。我们常看到挤压垫和残料在一起用主剪剪切时,有时出现不完全剪下的现象,此时就得停止自动循环,由人工去处理;有时还没有进行剪切挤压垫却先掉下来了,横在溜槽中不能滚动;有时即使顺利剪下但掉下位置不正也会卡住;在挤压垫与残料分离时也时常出现问题;在分离后挤压垫运送过程中有时出现卡塞、倾倒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使自动化运行受到挫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的工程技术人员花了很大的精力进行研究。目前国外铝材挤压机上几乎都在着手采用固定挤压垫。将挤压垫固定在挤压轴上随挤压轴一起前进、后退,节省了挤压垫和残料的分离设备和挤压垫的输送装置,既减少设备投资又减少了占地面积,还缩短了挤压机非工作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挤压机自动化运行的可靠性。
国外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固定挤压垫发明专利,我公司设计制造的固定挤压装置已获得了国家科研专利权,成为我公司批量生产的定型标准化产品。下面主要介绍一些固定挤压垫技术。
l 前苏联的固定挤压垫
1.1 1969年前苏联发明的固定挤压垫
1969年前苏联发明的固定挤压垫见图1。它主要由两部仵组成,在中心用螺栓将两部件连接在一起,后端的螺孔是与挤压轴固定用的。其工作原理是:在挤压垫与被挤压的坯料相接触之前的自由状态,内锥体2和外圆柱体内表面孔底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挤压轴施力于挤压垫,挤压垫就以一定的压力挤压金属坯料,此时内锥体的圆柱体前端胀开向里移动,直到间隙被消除为止。所以固定挤压垫又称为弹性挤压垫或变径挤压垫。固定挤压垫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将挤压垫固定在挤压轴上,在挤压轴前进推动挤压垫对被挤压的坯料施压,由坯料的反作用力使固定挤压垫前端胀大,起到封闭被挤压的金属反向溢出的作用。而对于胀量要严格加以控制,以避免在挤压中损伤挤压筒内表面,或者封不住被挤压的金属。在挤压回程时,由于反作用力不存在,固定挤压垫的直径由本身弹性又恢复到原来尺寸,保证回程过程中不损伤挤压筒内表面,并毫不费力地回到原始位置。
图1 1969年前苏联发明的固定挤压垫
1.2 ?1971年前苏联发明的固定挤压垫
1971年前苏联发明的固定挤压垫(在英国申请专利)见图2。
图2 前苏联1971年发明的固定挤压垫示意图
图1所示的固定挤压垫由两个部件组成,两部件之一刚性地固定在挤压轴上,那里内孔圆柱面是从平面延展出来的,在使用中会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向里面发展。此应力集中会降低挤压垫的使用寿命。并且制造这个配合锥面也是相当困难的。
图2的发明消除了上面的缺点,延长了挤压垫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制造成本。该固定挤压垫装配组合有两种方案:
第一方案是由二部件来组成,见图2a。垫座1的前端有锯齿形螺纹,在此螺纹上拧入一个圆柱形外环4,垫座1后端有内螺纹用来与挤压轴2相连接。在自由状态时,外环的外端面和垫座1的外端面平齐,外环的内端面和垫座1的台肩3间有个间隙A。当被挤压的金属作用力作用到外环4外端的环形面积上时,由于螺纹斜角α的关系,使外环向后(图2b右方)滑动,外环柱面C的半径胀大B值,将被挤压的金属封闭在挤压筒内。当挤压力取消时,外环4由于本身的弹性而恢复到原始位置。
第二方案是将锯齿形状螺纹改变成挂钩形式。内部带锥度的钩形环6与外部成锥体的垫座5相配合,其结构见图2b、c、d、e、f。为了将钩形环6上六等分均布开三个槽9,在相应垫座5上开三个槽7,将钩形环6顺着槽7装入后回转60°,这样就可以进行正常使用了,使用原理和图2a的完全一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