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学中学生性格问题的解读与疏导.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中学生性格问题的解读与疏导

教学中学生性格问题的解读与疏导 宿迁市宿豫区陆集中学 欧玉刚 223804 摘要: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活动对学生良好的性格心理形成有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每位教师都应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性格心理问题的探讨和实践,纠正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性格心理品质。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凸显的不良性格倾向,本文主要从自负自大,自卑怯懦,自控力弱等方面来解读,并采取有效的策略疏导以改善问题。 关键词:教学中 性格心理问题 解读与疏导 人的性格一般而言是比较稳定的,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但是,心理学指出:性格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人的性格有先天的因素,但也有较强的可塑性,青少年时间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①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重视这个关键期,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时发现他们性格中的消极方面,作理性分析,并积极采取有效策略进行疏通引导。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快乐学习,而且对他们的生活和健康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一、自负自大学生,要化解其凌人锐气 自负就是过高地评价自己,是相对于自信而言的一种自恋。自负者对自己太过自信,认为没有或者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有着一种盲目乐观和孤芳自赏的崇拜。“夜郎自大”就是典型的自负心态。②在教学中,自大自负的人通常表现为炫耀自己,嗤笑别人,考问甚至顶撞老师,为此让不少教学者感到棘手和头痛。这种自以为是的自负心理,是自我认知缺隐的一种表现。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极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那么,针对学生自负自大的膨胀心理,如何施教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是就事论理。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教师就要立足于事情的本身,从学生的“思维盲点”入手,引导他们“跳出”偏颇和自我,来看自己的言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过激行为实则是错误的,是不可取的。例如,上课时提问,有的同学在别人回答不对时,他就会发出“嗤”的一声,或干脆夸张地哈哈大笑,让回答问题的同学下不了台。对此,教师则要以事论理,指出他傲气十足,自高自大的态度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答错的时候,如果是你错了,你希望别人嘲笑你,刺激你吗?从而引导他认识自己语言有失偏颇和太过自我,注意友善对待同学。由于说的是事实,有道理,这类学生就比较容易认可和接受。 值的注意的是,教师在教育自负的学生时,千万不要被学生的自负言行所激怒,因为自负的学生个性比较强,不会轻易认错,很容易触犯老师的尊严。如果认为用强硬的态度可以制服他,那就会使师生间产生对抗心理,增加问题的解决难度。因此,教师一定要先控制自己,心平气和对待,就事论事,晓之以理,来化解其不可一世的锐气。 二、自卑怯懦学生,要鼓起其信心勇气 和性格张扬自负的学生相比,自卑怯懦学生则安静,内敛,沉默寡语,不苟言笑,显得内收隐含,深藏不现。在教学中,他们通常因为规矩自觉被老师所忽视,缺少关注,而以听话,守纪视之。但是自卑怯懦是一种消极的性格心理品质,?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是由于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易动,,不能律己,知过不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中外教育研究 2010年第9期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