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果生产技术说课稿
第一章 林果基础知识
第一节 林果的分类及依据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种植类专业教材《林果生产技术》第一章第一节课中的内容。《林果生产技术》由殷华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介绍了南方主要果树育苗技术、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注意引入新品种、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实验实训注意选用生产上的关键技术,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强。适合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学所需。
(二)学情分析
所授课的班级是种植专业班,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学生经过对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掌握果树分类方法和依据。
教学重点:1.果树栽培学上的分类。
2.生态适应性分类。
教学难点:分类的依据。
教法方法:讲授并利用图片展示。
(四)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果树是一种经济作物,是园艺作物的一部分。多数为多年生木本植物。还包括少数草本植物,如草莓、香蕉、菠萝等。生产可供食用的果品(或种子)及用作砧木的植物。目前,世界上的果树是由原始野生植物逐渐演化而成。包括野生约有60科,2800余种,其中重要的约有300种。教师讲述下列知识,在讲解中结合图片注意补充的事项
(一)果树栽培学上的分类(是按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再结合果实的构造以及果树的栽培学特性分类,又称农业生物学分类)。
1.木本落叶果树
(1)仁果类:苹果、沙果、海棠果、梨、山楂、木瓜等。补充:1.仁果类的植物学概念是这类果树的果实是假果,实用部分是肉质的花托发育而成的,果心中有多粒种子。
2. 假果:由子房及花的其它部分共同参与发育而成的果实。
(2)核果类:桃、李、杏、梅、樱桃等。
(按植物学概念,核果类果树的果实是真果,由子房发育而成,有明显的内、中、外三层果皮,外国片薄,中果皮肉质,是食用部分,有坚硬的核)。
(3)坚果类:核桃、山核桃、长山核桃、栗、榛、阿月浑子、扁桃、银杏等。(这类果树的果实或种子外部具有坚硬的外壳,可食用部分为种子的子叶或胚乳)。
(4)浆果类,包括以下几种:灌木:树莓、醋栗、穗状醋栗等。小乔木:无花果、石榴等。藤本:葡萄、猕猴桃等。多年生草本:草莓等。(这类果树的果实多粒小而多浆)。
(5)柿枣类:柿、枣、酸枣、君迁子等。
2.木本常绿果树
(1)柑橘类:柚、甜橙、酸橙、柠檬、绿檬、无核温州蜜柑、葡萄柚、金柑、枳、四季橘、黄皮橘等。
(2)其他:浆果类(杨桃、枇杷)、核果类(橄榄、杧果)、坚(壳)果类(腰果、椰子)、荚果类(酸豆、角豆树)、聚复果类(树菠萝)、多年生草本类(香蕉、菠萝)、藤本(蔓生)果树(西番莲)等。
(二)生态适应性分类
根据我国主要果树的生态适应性,分类如下:
1.寒带果树或北温带果树(能耐-40℃,只能在高寒地区栽培)主要有:山葡萄、山定子、秋子梨、西伯利亚杏、榛子、醋栗、穗状醋栗、树莓、越橘、笃斯越橘等。
2.温带果树(包括暖温带果树,多是落叶果树,适宜在温带栽培,休眠期需一定低温)主要有:苹果、梨、沙果、桃、李、杏、梅、樱桃、山楂、板栗(北方系)、核桃、枣、葡萄、柿等。
3.亚热带果树(既有落叶也有常绿,通常冬季需要短时间的冷凉气候10℃左右)
(1)常绿果树:主要有柑橘类、荔枝、龙眼、杨梅、枇杷、橄榄、杨桃、油橄榄、黄皮、苹婆、油梨等。
(2)落叶果树:主要有扁桃、柿(华南系统)、欧洲葡萄、核桃、长山核桃、桃(南方系统)、无花果、石榴、枳等。
4.热带果树(较耐高温高湿)
(1)一般热带果树:主要有香蕉、菠萝、杧果、树菠萝、番木瓜、椰子、番荔枝、人心果、番石榴、蒲桃、余甘、枣椰、澳洲坚果等。
(2)纯热带性果树:主要有面包果、山竹子、榴莲、腰果、巴西坚果、可可、神秘果、槟榔等。
设计目的: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在讲解中要注意各种类的特点。加深重难点的理解
小结:学生自已想想本节课学会了哪些内容,这样做有利于提高自已的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布置思考题:1.落叶果树在栽培上是怎样分类的?
设计目的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进行巩固提高。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