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课件: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共31张PPT).pptx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课件: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共31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课件: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共31张PPT)

单元知能整合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文言实词 阅读文言文如果没有大量的积累,就很难顺利解答题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实词的积累并不是大海捞针,因为有一些出现频率很高的实词,这一类词语在课本和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可以不变应万变。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其中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是考查重点。本单元教材中经常考到的文言实词有很多。如: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一、设误角度 1.无中生有(似是而非),即根本无此义或解释不合情理。 2.以今释古,即用今义去理解古义。 3.不明通假,即根据上下文看不出这是通假字,仍按文中的字义去理解。 4.忽略活用。词类活用可多角度考查。如果不熟悉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类型解释词义,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5.细微差别。要注意那些与现代汉语“微殊”的词义。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二、方法技巧 1.以形析义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的形体构造常常与这个汉字初始所表示的词义有一定的联系。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其义符也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别是义符来探求、解说实词词义。通常来说,凡形旁从“禾”与五谷有关,从“贝”与金钱有关。如“不赂者以赂者丧”,“赂”即“贿赂”。 2.以音猜义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要善于找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而用了通假的字词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如“张良出,要项伯”中的“要”,只有在通“邀”的情况下,这个句子才能解释通。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3.温故知新法 对于某些词义不明的词,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相符,由此推求它在此处的含义。如“除南清河太守”中的“除”,可联系李密《陈情表》中“除臣冼马”中的“除”,解释为“授予官职”。 4.以今推古法 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其成语语素意义可以用来推断该语素在古汉语中的含义。如“始速祸焉”中的“速”可由成语“不速之客”中“速”的意思进行推断,即“招致”。 5.互文见义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终日”和“须臾”意义相反,“终日”意为“整天、时间长”,“须臾”意为“时间短”。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6.随文断义法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如2014辽宁卷第4小题A项,“中六矢,战益厉”,“厉”有“激烈”的意思,也有“勇猛”的意思,根据语境,这句话赞扬的是王复虽然受伤,但愈战愈勇的精神,此处解释为“勇猛”更合适。 7.成分分析法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功能、作用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这种方法叫“成分分析法”。如“志怪者也”中的“志”,从语法特点可知“志”在这里为动词。 8.逻辑分析法 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亡”不是“死亡”的意思,只能解释为“逃亡”。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三、解题口诀 回忆旧知,辨清题型,读懂题意; 前后对比,结合文意,找准答案。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2015·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武王曰:“敢问其目?”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