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9课 桃花源记.docVIP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9课 桃花源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9课 桃花源记

第三单元 第9课 桃花源记 【导学目标】 1掌握省略句以及“皆、咸、具、俱、并”等文言虚词认识“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的记叙方法。 3了解陶渊明的志趣、品质和思想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观。 【课时计划】 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00米的山洞。洞内宽敞明亮洞中有天。东晋末年长期隐居农村的陶渊明来到这里后有感于农村现实突发奇想虚构了一个美丽神奇的故事——世外桃源。在桃源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融洽而友好。真的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吗?桃源人是人还是仙?今天我们就去拜访一下这个世外桃源吧!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阡陌交通() 无人问津() 间隔() 诣太守() 刘子骥() 2.文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缘溪行(古义:沿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说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往来通达邮电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遂与外人间隔(古义:隔断隔开; 今义:距离)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延至其家(古义:邀请; 今义:延长延伸) (2)一词多义 舍 志 寻 其 为 3.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作品有诗《归元田居》《饮酒》散文《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4背景链接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57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记”相当于诗的序。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而流传更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2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5教师点拨。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桃花源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大惊”? 【交流点拨】桃源与世隔绝年代久远。 3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交流点拨】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4“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埋下伏笔。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不复得路”? 【交流点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谈谈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有什么独到之处? 【交流 2.课文在情节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渔人 3.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交流点拨】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课堂小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 2.拓展延伸 有人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理想寄托有人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消极逃避你是如何认识的? 辩题:桃花源——陶渊明的理想寄托(正方) 桃花源——陶渊明的消极反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