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综合性学习 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百家”
综合性学习 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文化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了解、识记“诸子百家”的相关知识体味其内涵的博大精深。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辨析重要学派的言论、思想精髓的影响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及运用能力。3.“诸子百家”的言论及思想震古烁今。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传承、宏扬、发展、运用祖国优秀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能力。
“诸子百家”中我们已经领略过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列子的风采温习学过的有关课文并和同学交流:1.你所知道的“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故事(如老子骑青牛出关孔子周游列国庄子梦中化蝶等);2.你所知道的“诸子百家”的名言;3.你所了解的对“诸子百家”的评述;4.除了上面提到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外你还知道哪些学派及其代表人物?5.《诸子集成》中包括哪些著作?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谁?
1.有关“诸子百家”的书籍。2.有关“诸子百家”知识的网站。
一、情景导入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诸子百家的思想风采。
二、方法指导
1.全班同学分成十个学习小组,并指定其中一人担任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探讨的协调工作。
2.十个小组按先后顺序分别探讨学习“诸子百家”中的“十家”(即“诸子学派”)。
3.各组要探讨所选学派的代表人物、朝代、主张、主要著作及其影响。
4.根据探讨计划,学生可选择相关书籍、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组长可分工到个人,然后搜集整理)。
5.向家长、老人或当地图书馆了解有关“诸子百家”的知识。
6.各学习小组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条列出。
三、内容设计
1.班主任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者,首先向大家介绍“诸子百家”。
(1)诸子百家简介及基本内容。
诸子百家的主要学派是道家和儒家,传统划分是根据《汉书·艺文志》而来,共分为十二家,分别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农家和方技家。
①儒家——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司徒之官掌教育,儒本“术士”通称术士,即学道之士,周官太宰:“儒以道得名,与‘师’对举。”俗称:“儒”有道德有道术之通名。师既与儒并言,则儒本为掌教育之人,就是以“六艺”教人的保氏,因为孔门专传“六艺”之学。固遂加以“儒家”之称号。诸子中“儒”与“墨”最尊,故荀子合“儒、墨”二家,谓之“显学”。
A.主张——重教化、主宽恕、贵礼治。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仰孔子。
B.代表人物——
孔子,孔子之道,所包者广,要言之,以仁统摄万言。行仁之道,忠恕而已。
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生而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力主宗法尧、舜。(以上所云,散见《孟子》一书。)
荀子,主张性恶,认为人性本恶,其善伪也。(《荀子》中有性恶篇、劝学篇可参阅)力主宗法后王。
孟子,战国邹人,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梁惠王,俱不能用。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起于梁惠王,终于尽心。道性善,以为性善为人之本能。
荀子,战国赵人,年五十、始游齐,三为祭酒。去齐适楚,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退居兰陵,著书讲学,韩非、李斯尝为弟子。著《荀子》数万言,起于劝学,终于尧问。共三十篇。至言人性,持论与孟子相反。孟子言性善,欲人之尽性而乐于善。荀子言性善,愿人之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而教人为善则一。
孟、荀之学不同的分析:
荀子之学,源出于孔子。传六经,兼通百家之学。因能融会各家,自己产生思路,独自成一学派。荀子之学以礼为宗,以为礼是治人治世的最好工具。以为礼能调协人的物欲。可以止争制乱。故主隆礼、精于典章制度之学,礼由人为。因而主张性恶。人之所以为善,乃得之人为。积善化性,而归于善。矫性的工具就是“礼”。矫性的步骤便是“学”和“积”。从学而积善、积善而化性。则由恶而成善。
孟子之学,源出于孔子,通古今,长于诗书,而疏于礼。因主诗书。认为诗能陶淑性情、书足养成才气。性情才气,出于天然,故主人性本善。
②道家——始于黄帝,出于史官。史官掌记典籍。老子著书。言“道”“德”之意。又有道德经之名,故名曰“道家”。
A.主张——从法自然、主张无为、去健羡、黜聪明,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B.代表人物——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苦县万乡曲里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约长于孔子。孔子适周,曾问礼于老子。老子修道德,以自隐无名为务。见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案13 南京大屠杀.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案18 曹刿论战.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案19 邹忌讽齐王纳谏.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案1 风筝.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案21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学习《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南别业》.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案21 诗词五首第二课时 学习《渔家傲》《长相思》.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案22 桃花源记.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案23 岳阳楼记.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案24 醉翁亭记.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案6 想和做.doc
- 2018年高考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教案.doc
- 2018年高考语文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案.doc
- 2018春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第9课《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doc
- 2018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诗两首.doc
- 2018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6 公输.doc
- 2018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 那树.doc
- 2018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 《孟子》两章.doc
- 2018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 枣儿.doc
- 2018春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0《黑羊》.doc
- 2018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8 鱼我所欲也.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