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检查监督要点.doc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检查监督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检查监督要点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检查、监督要点 闭良柏 一、危险源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 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存储危险品,且危险物品的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建设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提出安全施工要求,明确安全施工措施所需的费用并列入工程预算,应组织进行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估,提出控制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 3、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国**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集团制?2008?27号)、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Q/CDT109 0005—2008) 4、构成国家级重大危险源和集团公司级重大危险源 一、危险源辨识 5、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备案、评估和问题整改工作 (二)危险源 1、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评价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在开展辨识工作时,按照整个任务体系的要求辨识范围应覆盖组织设计、生产、储存、销售的全过程,同时要考虑3种时态,即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3种状态,即正常、异常、紧急状态。7个方面的因素,即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生理、心理因素、行为性因素和其他因素,进行辨识。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16类 1)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 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 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 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 火灾; 9)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 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臵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 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2) 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3) 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 14) 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 15) 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6) 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轧伤等。(矿山、井下、坑道作业还有冒顶片帮、透水、瓦斯爆炸等危险因素。)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因素原因进行分类-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臵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 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 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 明火; 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