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学教育]民歌简介.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教育]民歌简介.doc

中国民歌简介    小白菜(汉族) 这是一首在闻过则喜我国北方流传极广,几乎家喻户晓的优秀传统儿歌。它以非常经济的音乐素材和洗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天真的农村贫苦幼女的形象。歌剧《白毛女》中著名的主题歌《北风吹》就是以它为素材改编而成的。    放风筝(汉族) 河北民歌,在我国北方流传很广。阳春三月,百花盛开, 风和日丽,旧时难得出门的姑娘们也要趁此大好春光,出外踏青、游春,带着自己巧制的各种风筝尽兴地游玩。歌曲表现她们愉快喜悦的心情,嬉笑欢娱间带有娇嫩柔婉的气质,简练纯朴中又有细致曲折的表现。它在我国流传甚广。除唱《放风筝》外,还唱《摔西瓜》、《回娘家》、《调兵》、《玉美情人》等,在南方又有《码头调》之称。    对花(汉族) 我国北方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小调。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比赛智能、传授知识、娱乐嬉游。它的演唱形式也很多样,有的用乐器伴奏,有的甚至伴以锣鼓边舞边歌。    献花(汉族) 流行于抗日战争时期,用河北传统小调《反对花》曲调填词发展而成。民歌的情绪欢快热烈,生动地描绘了群众向八路军英雄献花的情景。    小放牛(汉族) 是民间传统歌舞小戏《小放牛》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地唱。剧中村姑向牧童问路,俏皮的牧童故意留难要村姑回答上他提出的问题,才告诉她。于是二人就一问一答,边歌边舞地演唱起民间流行的对歌来。音调明快快流畅,富于表情,歌舞的形式生动,活泼风趣,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    王大娘钉缸(汉族) 原是地方歌舞小戏《王大娘钉缸》中钉缸人出场时的一段唱,又名《大补缸》或《锯大抽屉》等。这首河南民歌共有八段歌词,用一个乐段反复演唱。这首曲调较古老,踪迹遍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山西、河北、甘肃、青海等十多个省,甚至流传到南方。北方有些戏曲、曲艺音乐还吸收它为唱腔曲牌,称作云苏调。    沂蒙山好风光(汉族) 山东新民歌。最初叫《打黄沙会》。黄沙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地区的一个反动武装组织,利用迷信无恶不作,不断袭扰我抗日根据地。当地八路军山东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同志用民歌曲调编写了这首歌,配合对黄沙会的斗争。后来,人们保留了它纯朴的曲调和前两段赞美家乡沂蒙山风光的歌词,增加了歌唱新生活、歌颂党和领袖的内容,很快在当地群众中流传、扎根。它又名《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手韦有琴的演唱,更增添了它的光彩。    洪秀全起义(汉族) 又称《四月榴花火样红》,流行于山东和江苏一带。十九世纪中叶。由洪秀全发动并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洪秀全起义》就是当时产生的首革命历史民歌。民歌运用了山东民间秧歌的曲调,节奏紧凑,音调明快有力,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山东人民敲锣打鼓闹秧歌,载歌载舞迎亲人热烈情景。    丢戒指(汉族) 流传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小调。一位年轻姑娘不慎丢失了情人所赠的戒指,急得不她顾不得害羞,不惬应诺重酬,苦求拾到者送还给她。民歌用诙谐的笔调描述了这桩趣事。    翻身五更(汉族) 解放初期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农村的新民歌。它表现了在东北农村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中,农会组织集会,诉苦伸冤,半地主、分田地的情景、抒发了翻身农民的激动心情和团结一致发展生产的决心。它用当地流行的传统小调《月芽五更》(又叫《进绣兰房》)填词编成。    妈妈娘好糊涂(汉族) 解放初期在我国北方流传的新民歌。其原曲也叫《妈妈娘好糊涂》,唱一个责怪她母亲不理解自己已成年要选夫家办婚事的心情。新词是以一个姑娘的口吻,恳切批语母亲封建、落后的思想,要求学文化、参加劳动、婚姻自主。新民歌产生后在广大农村普遍流行,后传至全国,对宣传妇女解放和新婚姻法起了积极作用。填词后曲调基本生动。在北方还唱《妓女悲秋》、《十杯酒》、《东北风》、《凤阳花鼓》等词,传唱也较广。    交城山(汉族) 是旧社会一个嫁到交城县山区去的农村妇女对贫穷生活的叙诉:最好的食物是莜面饴各各(即莜面卷)和山药蛋(即土豆);出门就爬山,只能步行或骑毛驴,连姑娘出嫁也没法坐上好车马。    割莜麦(汉族) 流行于山西的山歌。它以开阔悠长的音调,表现一对农村青年在劳动中建立起来的纯洁爱情。民歌是一首简单的上下句结构的乐段,但聪明的民歌手通过在句中加衬、夹垛的手法,使两名的旋律都发生了变化,结构都得到了扩充,还用了疙崩、嘶喽等象声的语言衬词,使歌曲表现的形象更富于生活气息。    妇女自由歌(汉族) 这是一首歌唱中国妇女翻身解放的新民歌套曲。歌词是诗人阮章竞于1949年创作的。全诗六段,用四首山西祁太秧歌曲调组成。解放初期,全国各地城乡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这动人的歌声。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相波等,都曾以她们优秀的演唱艺术为它增添了光彩。    左权将军(汉族) 1942年6月,日本侵略军千余人向我晋冀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