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卫生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结束 * 中国政府在疫情初期为防止不稳定发生,隐瞒部分实情,亦未采取任何措施控制疾病蔓延,此举直接导致了疫情无限制地扩散。直到疫情蔓延至境外,引发世界舆论谴责,才公开疫情、撤换2名高级官员: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长孟学农,并开始在全国范围采取紧急措施控制疾病蔓延,至当年6月,疫情逐渐扑灭 * * 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固定为氮化物,供给豆科植物营养. * * * * * * (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 a)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土豆切面 → 营养明胶 → 营养琼脂(平皿) b)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c)流动蒸汽灭菌 d)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 (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a)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b)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 c)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 著名的柯赫法则 柯赫氏法则(Koch’ postulates) 从动植物的患者体内分离出病原物 进行纯培养 回接到同样类型的动植物体,引起 同样的病症 再分离得到与第二步一致的菌系 抗生素的发现 Alexander Fleming (1881-1955) Sir Alexander Fleming Ernst Boris Chain Sir Howard Walter Florey 1973年以来发现的主要的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疾病 轮状病毒 婴儿腹泻 嗜肺军团菌 军团菌病 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空肠弯曲菌 肠炎 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 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株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大肠埃希菌O157H7 出血性肠炎等 人类嗜T细胞病毒Ⅱ型 毛细胞白血病 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人免疫缺陷病病毒(HIV) 艾滋病 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病 病原微生物 疾病 幽门螺杆菌(H.pylori) 幽门螺杆菌病 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 东方斑点热 阮粒(prion) 疯牛病、克-雅病 人疱疹病毒-6型(HHV-6) 幼儿急诊 戊型肝炎病毒(HEV) 戊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HCV) 丙型肝炎 人类埃立克体 人类埃立克体病 Guanarito病毒 委内瑞拉出血热 O139霍乱弧菌 霍乱 巴尔通氏体 猫抓病:杆菌性血管瘤 Sin nomber病毒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Sabia病毒(Sabia virus) 巴西出血热 小病毒B19 (Parvovirus) 慢性溶血性贫血 GBV-C/G (GBV-C/HGV) 庚型肝炎病毒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埃博拉出血热 新型冠状病毒 传热性非典型性肺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AIDS,1981年首报告,1983年分离到病毒 性传播、输血传播、垂直传播 肝炎病毒进展 1947年,甲型肝炎和血清型肝炎的概念 1970年,Dane颗粒(HBV) 1973年,HAV颗粒(HAV) 1978年,NANBV 1989年,HCV、HEV 1990-1994年,non A-E 1995年,HGV 1997年,TTV 朊粒(prion) 比病毒更小 库鲁病,克雅病 疯牛病,羊瘙痒病 1997年,Prusiner获诺贝尔奖 羊瘙痒病PrPC与PrPSC分子的三维结构 我国发展简史 学者黄祯祥 首创体外细胞培养病毒的技术。 汤飞凡教授 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 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1890 Von Behring制备抗毒素治疗白喉和破伤风; 1892 Ivanovsky 提供烟草花叶病毒是由病毒引起的证据; 1928 Griffith发现细菌转化; 1929 Fleming 发现青霉素; 1944 Avery等证实转化过程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953 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1970~1972 Arber、Smith和Nathans发现并提纯了 DNA限制性内切酶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多学科交叉促进微生物学全面发展 1941年Beadle和Tatum粗糙脉胞菌生化突变株--微生物遗传学和微生物生理学 其他分支学科发展--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分类学、工业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60年代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交叉学科发展 50年代与分子生物学等汇合,迅速发展 80年代基因工程--微生物发酵工业 三、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 我国微生物学发展 *古代酿酒、制酱等卓越贡献; *20年代初系统介绍微生物学知识,从事研究; *1910-1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