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善炉水泵电缆安全性能
一、课题背景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炉水泵电缆拆线前后的状态用AUTOCAD进行实体建模,如图所示: 二、小组概况 三、选择课题 四、设定目标 五、方案选择 1、 受力影响 2、协作部门 3、材料损耗 4、 实施周期 六、制定对策 七、对策实施 八、目标确认 九、活动效益 十、巩固措施 十一、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 钢丝绳夹固定电缆 2 电缆放入钢丝绳夹,上抬夹座,用螺帽固定位置,整体结构牢固,符合固定装置选择要求。 夹扣与电缆的相交部分从侧面看为一个点(绿色),夹扣与电缆是线面接触 电缆侧面的受力面是夹耳(蓝色)与电缆的相交处 电缆下部(洋红色)与夹座贴合,力均匀受在夹座上。 从上述受力面分析来看,用钢丝绳夹固定后,电缆固定部分的受力不均匀。而小组理想的固定装置是既能像钢丝绳夹那样固定住电缆,同时固定部分与电缆的接触面积大,使得电缆在固定部分的受力均匀,为此小组成员再次运用头脑风暴法来寻求解决途径,最终确定在钢丝绳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理想的固定装置。 固定装置 设计要求 1 2 沿用原来钢丝绳夹的结构,即两个工件对 扣用螺帽加以固定。 受力面的设计沿用钢丝绳夹夹座与电缆下部的接触方式,使固定装置360°与电缆相接触,以降低电缆在固定点位置的局部压强,使其受力均匀。 2. 固定装置尺寸设计 夹模的作用是固定电缆,因此夹模的拱形弧度要与电缆尺寸大小相近,过大电缆容易滑动,过小则夹模安装处的电缆容易变形,我厂两台300MW机组的炉水泵电缆是3*120mm2,每根电缆的绝缘厚度以及护套厚度在5.1mm左右。 单根电缆直径:d=sqrt(120\3.14)*2+5.1*2=22.56mm 电缆缆芯: R=6.18mm 电缆绝缘层: R=5.12mm 实际情况中,电缆不会呈规则的正三角形排列,电缆之间会有空隙存在,且为了保护电缆,通常要在电缆与夹模之间填充橡胶层,增加摩擦,降低电缆所受的压力,小组成员考虑到这些,决定在理想模式下进行尺寸放大,加大夹模半径为32mm,实际截面模型如图所示: 橡胶层 夹模设计内径: R=32mm 随后,小组成员又以受力面积均匀,安全性能好为要求,对夹模的深度和夹模材质的厚度进行设计,设计图纸如下所示: 3.固定装置制作 小组成员将设计好的图纸委托修配进行工件制作,工件材料选用铸铁,铸铁是我厂常用的工件制作材料,有备品,无需另行购买,查阅《实用五金手册》,壁厚在10~20mm之间的铸铁的抗拉强度可达100~340MPa,达到本次工件制作的要求。 5.夹模安装 小组成员在现场进行夹模安装,整个安装过程操作规范,安装达到预期效果。 4.脚手架安装 小组成员利用检修期间进行夹模安装,脚手架已经搭建完成,工作人员验收合格。 根据夹模的具体尺寸,小组成员再次进行实体建模,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电缆长度 电缆横截面 夹模尺寸 从图中受力分析图中看,安装完夹模后的电缆整体受力均匀,局部最大受力为0.02143~0.03571N 。 活动前后的局部最大受力如表所示: 0.02143~0.03571N 560~600N 局部最大受力 活动后 活动前 由表我们可以看到活动后的电缆局部受力由原来的560~600N降低到0.02143~0.03571N,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 降低电缆局部受力 目标达成 1. 有形效益 活动前,炉水泵的拆线和接线工作需要4个工作人员的配合, 安装夹模后只需要3个工作人员配合,且工作时间大大缩短。 节省费用:1人/次 = 200元/次 2. 无形效益 A.安全效益 本次QC活动解决了炉水泵电缆接线时局部受力过大的问题, 提高了电缆的电气安全性能,从而加强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电缆的接线难度,增强检修人员工作时的安全性。 B.自身提高 在这次QC活动中,小组成员不但在专业技术、团队精神和工作责任感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在计算机建模和软件分析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运用科技手段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有了很好的实践机会,以下是小组成员活动前后的自我评价表,以及雷达图。 95 80 班组改进意识 85 65 计算机建模、分析能力 90 70 团队精神 90 75 QC知识和运用技巧 95 80 专业技术水平 活动后 活动前 自我评价表 小组成员将夹模设计,分析过程进行归纳整理,并将图纸 留班存档。 2. 小组成员将减小炉水泵局部受力过大为我班的两措及安全 大检查整改项目上传我厂台帐系统。 3. 小组成员向部门管理人员申请将夹模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