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福建省德化县第三中学霞溪分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
连江水
一、复习导入
1.请同学复述课文。
2.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节,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节,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3.提问、讨论与点拨:
①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来源:学*科*网]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来源:学§科§网Z§X§X§K]
--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⑩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来源:Z#xx#k.Com]
--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而作者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作者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三、课堂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①补出文中加括号的地方省略的主语。
②文中加点的“间”读作_______;加点的“要”读作______,“要”的意思是_____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___。
③“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_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___,是个________短语。
④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⑥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附: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联盟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2 3囚绿记 课件 (共13张PPT).ppt
- 中学联盟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4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 (共43张PPT).ppt
- 中学联盟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4 11《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 (共44张PPT).ppt
- 中学联盟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doc
- 中学联盟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4 8《拿来主义》课件 (共49张PPT).ppt
- 中学联盟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4 2《雷雨》课件 (共45张PPT).ppt
- 中学联盟甘肃省民勤县第五中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共35张PPT).ppt
- 中学联盟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课件 (共13张PPT).ppt
- 中学联盟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2.2数轴(共13张PPT).ppt
- 中学联盟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销售问题 课件 (共21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