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生活质量评价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生活质量评价概要

*第七章 生活质量评价 社 会 医 学 847605559@ 第七章 生 活 质 量 评 价 教学要求: ⒈熟悉生命数量和生活质量的概念 ⒉熟悉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概念及特征 ⒊熟悉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价内容 ⒋了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概念 ⒌了解心理和社会健康的概念 ⒍了解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⒎掌握生活质量评价的应用 一、生活质量的概念和内容 ㈠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也译为生命质量、生活素质、生活品质或生存质量。 1.生活质量是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整体情形的一种感觉体验。 2. 生命数量是指个体生存时间的长度,对病人来说就是其接受某一特定医疗干预后的生存时间,对一般人来说就是平均期望寿命。    生命数量和生活质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追求最大的生存时间和最高的生活质量是人类的最终目的。生命数量与生活质量常形成对立,有时不得不牺牲一定生命数量来换取更好的生活质量,反之亦然。 ㈡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⒈概念: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指在病伤、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下个人的健康状态,以及与其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相联系的主观满意度。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构成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 ⒉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具有以下特征:  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一个综合现象。  ⑵着重于具有某种状态的人,其行为能力,而不是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⑶采用自我评价。  ⑷常使用主观指标。  ⑸具有时变性。 二、生活质量指标的特点 1.生活质量指标是多维的。 2.不但测量健康的负向方面,也测量健康的正向方面。 3.测量终点不同。 4.更注意疾病造成的后果。 5.重视主观指标。 6.生活质量的评价主体是被测量者。 7.既评价了健康状况也评价了社会生活质量。 三、测定内容及指标 ㈠躯体健康 ㈡心理健康 ㈢社会功能 ㈣一般性感觉 ㈤主观健康 ㈠躯体健康 身体状态反映个人的体能和活动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 1.活动受限 一是个体正常躯体活动受限;二是迁移受限,表现为不能外出或外出不能达一定距离,如卧床、室内活动或不能利用交通工具等;三是自我照料能力下降。活动受限是生活质量中较为敏感的指标。 2. 角色功能受限 角色功能指从事正常角色活动的能力,包括正式的工作、社会活动、家务活动等。这种能力会经常由于躯体功能下降而受到影响。在大多数人群中角色受限是身体健康引起的,如主要角色活动的种类和数量受限、角色紧张、角色冲突等。但角色活动无疑又是社会功能的表现形式,严重心理损害也能干扰角色功能,故角色功能受限是反映生活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3. 体力适度性 主要指个人在常态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疲劳感、无力感和虚弱感,如爬山、登楼、举或搬重物等。 ㈡心理健康 1. 情绪反应 情绪反应常常是生活质量测量中最为敏感的部分,这是因为它不仅受疾病的直接影响,而且个体身体功能状态和社会功能状态,也会间接地从情绪反应中表现出来。一些疾病会带来负向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但情绪是极不稳定的,有时又很难进行准确测量。 2. 认知功能 包括时间地点定位、方向识别能力、机智思维、注意力和记忆力等,是个人完成各种活动的基本能力。因为几乎任何疾病的晚期和老年人达到一定年龄,都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在生活质量测量中不总是敏感指标,但是相对稳定的指标。 ㈢社会功能 1.社会交往:强调交往的范围和数量、社会资源的充分程度(访问朋友,走亲戚)但没有强调效果和质量。社会资源指个人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包括网络的质量与数量。数量指可能交往的朋友、亲属、邻居、同事等的数目,质量指各种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2. 社会支持:指社会交往和社会资源对个人的支持程度,包括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 ㈣一般性感觉 一般性感觉是指个人对其健康状态、生活状况作出的自我评判,是生活质量评价中较为主观的指标,这种主观评价一般与个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关系极为密切。 1. 健康自评  可以是对个体目前综合健康状态的自我评量,也可以是对自己将来健康状况发展的自我评判,即对现时健康的认识和未来健康的期望。 2. 自我生活评价  是个人对其生活某方面的自我评价或对其生活各方面综合性的自评。 ㈤主观健康 也称为自我评价的健康,主观健康是从完满健康到健康极差之间的一个广泛空间。可以看作一个综合指标,反映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患病情况,揭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的程度。主观健康的人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 1. 确认健康:被询问者当时对自身健康的认识; 2. 比较健康:与同龄人相比自身健康状况;  3. 对自身健康的预测; 4. 对健康问题的担心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