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由来.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由来

  郡县关系的明确化及其确立:郡辖县 战国后期楚齐以外的六国,大致形成了郡、县、乡、里的地方行政组织,只有齐国时相对松散的五都制度。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开疆拓土,吞并六国,设郡立县,再以统一前夕,已形成“海内为郡”的局面。 郡:边地和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立,六国本土并未设立。 秦始皇郡县制的明确化:三十六郡(?) 新发现秦郡材料(简牍) 县与道  道:有蛮夷曰“道”。(《汉书百官公卿表》) 凡县主蛮夷曰“道”。(《后汉书百官志》) 秦国已经设道,汉代记载有32个,实际上列30个,是可信的。  除道、故道:  周晓陆:除道   秦封泥有“方渠除丞”,《张家山?二年?秩律》有“方渠除道……秩各六百石”等,周天游等认为《汉志》北地郡点读错误为方渠、除道,“除道”实际上是“方渠除道。”  笔者:故道为管理故氐而设,治所在今宝鸡观音堂一带。 汉代的行政区划 主要变化的线索: 高帝五年:异姓7国22郡,高帝24郡. 高帝十二年:同姓9国异姓1国,皇帝15郡。 文帝末年:17王国24郡 景帝中元六年:25王国43郡。 武帝太初元年:109郡国 元帝初元三年:103郡国。 相对秦的特点:  国的增加、郡数目增加、郡的幅员小,管理不便,出现州一级区划。 县级政区 县:种类繁多。宗教、工商业、陵墓 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薄太后南陵、赵婕妤云陵等九个陵县;其中有五陵在渭北(长陵、阳陵、安陵、茂陵、平陵) 邑:皇后、皇太后、公主的食邑。 道:蛮夷少数民族 侯国:(有功之臣、王子侯、外戚恩泽) 西汉末年的县有1314个,道32、侯国241。 三国疆域图及政区  东晋十六国行政区划 东晋(司马睿)(公元318——公元420) 中原和巴蜀十六国:二赵、三秦、四燕、五凉、成、夏。 前秦与东晋:淝水之战前382年。这一年前秦疆域最大,22州百余郡。 东晋辖区:8州80余郡  特殊的制度开始:侨州郡县  东晋南朝为流寓百姓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划。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故称“侨”。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北魏特殊的边镇体系 前期:凉州、高平、薄骨律、统万、沃野、怀朔、怀荒、御夷等 后期和齐对峙时期的边镇: 薄骨律、沃野、怀朔、怀荒、御夷、高平、鄯善、敦煌、扶冥、武川、柔玄 六镇:怀荒(今河北张北)﹑柔玄(今内蒙古兴和西北)﹑抚冥(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怀朔(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沃野(今内蒙古五原东北)等军镇,史称北镇或六镇(孝文帝末年,又于怀荒镇东今河北赤城西北增置御夷镇,实为七镇)。外御柔然,内制高车、山胡,拱卫京都。 高平 统万城 隋唐政区变迁 隋 :州(郡)县 唐贞观、开元增设十道和十五道 山河形便,分为十道:一曰关内道,二曰河南道,三曰河东道,四曰河北道,五曰山南道,六曰陇右道,七曰淮南道,八曰江南道,九曰剑南道,十曰岭南道。 景云二年,分天下郡县,置二十四都督府以统之。议者以权重不便,寻亦罢之。 唐后期:节度使变化与方镇 至德(唐肃宗)之后,中原用兵,刺史皆治军戎,遂有防御、团练、制置之名。要冲大郡,皆有节度之额;寇盗稍息,则易以观察之号。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方镇)权力增加,由原来的军事转变为两者兼有。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变为:方镇——道——州—县形式。 唐代后期方镇在40-50间,与秦郡 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大市、或省。 唐十五道图(开元二十一年) 辽宋金时期的行政区划变迁 十一十二世纪辽与北宋、十二十三金与南宋对峙。 辽:契丹,938辽。上京、东京、南京、中京、西京,五京道。 道下领府州、县。府州同级,但略有区别。府领县、领州。州的情况复杂,种类繁多,节度、观察、团练、防御、刺史等名目。节度类同府,观察类或者隶属道或者隶属节度或府。 特殊的州:上京道的“头下军州”。辽特别设置的一种行政机构。又称投下。契丹贵族在初期的征服战争中,劫掠了大量的人口,他们将这些人口聚集起来,建立州县城堡等组织,称为头下。一般讲凡皇族诸王、公主及后族所建的头下可建筑州城,其余不得构筑城池,只能立堡树寨以区别于他种建置,又有称军的头下。头下州县的名称有些仍沿袭原州县的旧名。头下州县也按人口多少区分为州、军、城、县、堡等。 由辽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以其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设置的州,是一种军事行政的联合组织。 北宋(960年-1127年):接五代十国有300余个州,无法直接管辖,州上设路。 路的由来: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他们的职权范围为路。其中转运司权力最大,有诸多变化,大宗15、仁宗18路、神宗23路,徽宗开封府又为1路,形成24路格局。 转运司:由筹集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