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高(公开课课件)
教学目标 了解杜甫 把握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杜 甫——诗中哲圣 712-770,字子美 少陵野老、杜陵野老、杜陵布衣 诗圣、诗史 李杜、大李杜 杜工部、杜拾遗 杜 甫 ——漂泊西南天地间 ?幼年好学,七岁能作诗。 ? 20-30岁读书漫游,与李白、高适等人交谊深厚。 ? 30-44岁,在长安应试落第,之后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诗文,未得重用。 ? 43岁时,安史之乱爆发,当年洛阳沦陷,次年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杜甫安置家人于鄜州,独自投肃宗。中途为叛军所俘,押到长安。后逃亡凤翔行在(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任左拾遗。因上书维护宰相房琬被贬。 ?48-58岁,因九节度官军相州大败,关中饥荒,携家人逃难到成都,投奔东川节度使严武。严武入朝,四川军阀混战,杜甫漂泊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往投之。严武死,杜再度漂泊。居夔州两年,后流徙湖南湖北。 《登 高》——暮年诗赋动江关 本诗作于767年,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国势衰微,民生凋敝,同时藩镇林立、相互攻伐,吐蕃窥伺边境。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后严武死,杜失所依。六个月后,辗转至夔州,受当地都督照顾,居两年。生活困苦,体衰多病。此诗作于夔州,当时诗人年五十六,两年后去世。 首联、颔联 风:冷、急,写秋之萧瑟 天:高、远,衬人之渺小 猿啸:属引凄异,哀转久绝,平添悲凉 清渚白沙:冷色调,秋之凉意 鸟:来回飞而无依托之所 无边:落叶之多 萧萧:秋风之急 极言秋叶之凋零 不尽:江流之远 滚滚:江流之大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景 情 借 抒 定义: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的思想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表现手法叫做借景抒情。 ?秋之悲凉 ?在家悲秋不及万里外悲秋 ?万里外定居悲秋不及万里外寄寓悲秋 ?短期游子悲秋不及长期游子悲秋 ?少年游子悲秋不及老无所安者悲秋 ?老年健康者悲秋不及身老多病者悲秋 ?平日悲秋不及登高满目萧然时悲秋 ?携亲带友悲秋不及孤独无依悲秋 悲秋 万里 作客 常 百年 多病 登台 独 颈 联 尾联 苦:副词,很,十分。 暮年多病登高:观望河山,寄托爱国之心 离家万里,作客他乡:战乱频仍,民无所安 艰难:人生艰难,国运艰难,报国无门 繁霜鬓:忧国伤己 潦倒:颓废失意 停杯:古人往往借酒消愁,诗人因老病停杯,满腔愁绪,正无处排遣 千秋一寸心 杜甫不是苏轼,不能在权臣当道时“一蓑烟雨任平生”,选择淡然。杜甫不是李白,不能在报国无门时“凤歌笑孔丘”,选择遁世。杜甫不是岳飞,不能在国家危亡时“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选择征战。 他只能“潦倒新停浊酒杯”,痛心于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拯万民于水火,他只能把对国家的担忧、对黎民的怜爱,注于酒杯,诉诸笔端,写成字字泣血的诗句。这就是杜甫的“千秋一寸心”吧! 借景抒情答题方式 1、点明手法:借景抒情 2、结合诗句说明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3、说明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该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2通过写风、天、猿这一组意象,描绘了风多天高,猿声凄厉的萧瑟秋景,3表达了诗人面对秋色的悲伤之情。 “渚清沙白鸟飞回”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该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2描写了孤鸟在江渚白沙上徘徊飞行的情景,3表达了作者对漂泊不定生活的无奈与悲哀之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1该句借景抒情,2描写了漫天枯叶在秋风中纷纷落下的肃杀秋景,漫天秋叶反衬了作者的渺小,3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悲凉之感和对人生渺小的感慨。 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 1该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2描写了大江滚滚,奔流不息的壮阔景象,反衬出是人人生之短暂,3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迟暮的无限感慨与悲伤。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 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从表现手法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08年福建卷) 参考答案:这首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燕子在低矮茅屋下来来往往,衔泥筑巢,泥点弄脏古琴和书卷,捕捉飞虫时碰到诗人的清新明快景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