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环境遥感第二章
*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电磁波及其特性: 电磁波:交互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电磁波的特性:波粒二相性,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当电磁波与物质互相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 电磁波的一般函数: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电磁波谱: 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频率)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叫做电磁波谱。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遥感常用的各光波段的主要特性: 紫外线:波长范围为0.01~0.38微米,具较高能量;主要用于探测碳酸盐岩分布及油污染的监测;可探测高度大致为2000米以下,不宜用于高空遥感。 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6微米,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组成,是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遥感常用的各光波段的主要特性: 红外线:近红外(0.76~3微米)/中红外(3~6微米)/远红外(6~15微米)/超远红外(15~1000微米)。 近红外:性质与可见光相似,目前遥感技术中只能感测0.76~1.3微米的波长。 热红外:具有热辐射性质,遥感技术中主要利用3~5微米和8~14微米波段,工作时不分昼夜,能进行全天时遥感。 微波:具有热辐射性质,并能穿透云、雾而不受天气影响,能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遥感探测。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电磁辐射的度量: 辐射能量Q ——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是J。 辐射通量Φ——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 Φ=dW/dt 辐照度E——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I =dΦ/dS 辐射出射度M——温度为T的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M= dΦ/dS …… ……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黑体辐射: 热辐射:物体不断辐射具有能量和光谱分布的电磁波,而这种能量又依物体的发射率和温度而变化。 黑体:是指入射的全部电磁波被完全吸收,既无反射也没有透射的物体。黑体在一定温度下比其他任何物质的辐射能量都要大(完全辐射体)。 黑体辐射:黑体的热辐射,是在一切方向上都均等的辐射。 黑体是假设的、理想的辐射体,它能全部吸收并重新辐射出它的全部能量。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黑体辐射: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可见光及近红外遥感的主要辐射源,是地球上生物、大气运动的能源,也是被动式遥感系统中重要的自然辐射源。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地球辐射: 地球是远红外遥感的主要辐射源。地球的外围温度大约是300k(27摄氏度),最大波谱辐射出射度对应于9.66微米波长,地球表面物体发出的长波能量只能用非光学摄影的传感系统来观测。 遥感探测时,传感器接收到小于3微米波长时,主要是地物反射太阳辐射的能量;大于6微米波长时,主要是地物本身的热辐射能量;在3~6微米中,太阳与地球的热辐射均要考虑。 进行红外遥感探测时,选择清晨,可避免太阳辐射的影响。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人工辐射源辐射: 微波辐射源:常用波段为0.8~30厘米 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探测能力 对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某些物质的光谱在微波波段有较大的差异 激光辐射源:短波波长可至0.24微米以下,长波可至1000微米。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地物的发射光谱特性: 发射率(比辐射率):单位面积上观测地物发射的辐射通量密度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之比。 发射率根据物质的介电常数、表面的粗糙度、温度、波长、观测方向等条件而变化,取0~1之间的值。 地物发射光谱:黑体、灰体、选择性辐射体。 亮度温度:是当物体辐射的功率等于某一黑体辐射功率时,该黑体的绝对温度。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 镜面反射:当入射能量全部或几乎全部按相反方向发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漫反射:当入射能量在所有方向均匀反射,即入射能量以入射点为中心,在整个半球空间内向四周各向同性的反射能量的现象。 方向反射:介于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之间,其反射并非各向同性,而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地物的透射光谱特性: 当电磁波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部分入射能穿越两介质的分界面的现象。 绝大多数地物对可见光都没有透射能力。 红外线只对半导体特征的地物才有一定的透射能力。 微波对地物具有明显的透射能力。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它们的特性,选择适当的传感器来探测水下、冰下某些地物的信息。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环境对地物光谱特性的影响: 地物的物理性状 光源的辐射强度 季节 探测时间 气象条件 地物光谱特性的测定(注意其原理及实验室和野外测量相结合的技术) 第二章:环境遥感原理 环境遥感技术系统: 主要包括遥感试验、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等五个部分。 接收 预处理 用户应用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