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医学课件课件】肺炎雙球菌實驗教学课件.pptVIP

(精选)【医学课件课件】肺炎雙球菌實驗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生物科報告 DNA 肺炎雙球菌實驗 目錄 肺炎雙球菌介紹 科學家簡介 肺炎雙球菌實驗 結論 遺傳性的改變 附加資料 資料來源 組員名稱 肺炎雙球菌 肺炎雙球菌是一種致病的細菌,毒性很強。如果寄生在人體內,人就會患肺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死亡。肺炎雙球菌有兩種 :一種叫S型,它的菌體細胞周圍有一層厚厚的莢膜。莢膜的主要成分是多糖,也就是一種碳水化合物,屬於有毒的類型。另一種R型,它的菌體細胞周圍沒有莢膜。屬於無毒的類型。 有關實驗的科學家: 英國細菌學家 Fred Griffith 美國生物學家 Colin MacLeod 美國細菌學家 Oswald Avery 美國生物學家 Maclyn McCarthy Dr. Frederick Griffith (1879-1941) Frederick Griffith(格里夫茲),英國的生物學家,在倫敦的醫院工作,1928年的時候,利用兩種不同品系(Strain)的細菌來感染老鼠,觀察受感染的老鼠生存的情形,並由這個實驗證明遺傳物質為DNA而不是之前學者所認為的蛋白質。 Oscar Avery  美國細菌學家。1877年10月21日生于加拿大新斯科 舍哈利法克斯,1955年2月20日卒于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 爾。1887年隨做牧師的父親遷入美國紐約市。1904年畢 業于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後 到布魯克林的霍格蘭實驗 室研究並講授細菌學和免疫學。1913年轉到紐約的洛克 菲勒研究所附屬醫院工作,直到1948年退休。   他和C.麥克勞德、M.麥卡錫于1944年共同發現不同型的肺炎雙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的轉化因子是 DNA。 Colin MacLeod 1947年由於研究出細菌的化學構造而得到亞伯雷斯克獎(Albert Lasker).他和Oscar Avery 、M.麥卡錫于1944年共同發現不同型的肺炎雙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的轉化因子是 DNA。 Maclyn McCarty (1909-1972) 他和Oscar Avery 、M.麥卡錫于1944年共同發現不同型的肺炎雙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的轉化因子是 DNA。 1994年憑此而得到亞伯雷斯克獎(Albert Lasker). 於是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這些活的有毒型細菌是怎麼來的呢?   (1)是死的變成了活的嗎?回答是:這不 可能的。    (2)是活的無毒型細菌(R型)轉變成有 毒型細菌(S型)的嗎?這是最可能的。    但是,轉變是怎麼產生的呢?分明是活的 無毒型細菌受到了死的有毒型細菌的影 響,因為它們是一起注入小家鼠體內的。   怎樣影響的呢?   這個問題,當時的科學水準還不能回答。 推論:死的有莢膜菌種的某樣遺傳物質,轉移到無莢膜菌種體內,使得其遺傳性狀改變而成為有莢膜菌種,此種遺傳性狀的改變,稱為遺傳性狀改變(Transformation) 轉變的假設 加熱殺死的有毒型細菌和活的無毒型細菌混和在一起 , 會產生有毒型細菌 到了40年代,科學有了很大發展。生物化學進步了,人們對核酸的知識瞭解也比較多了。人們研究知道,核酸和蛋白質都是大分子。核酸主要分佈在細胞核裏,而蛋白質一大半在細胞質裏。   經過生物化學工作者的進一步探索,弄清了核酸有兩大類,一類是去氧核糖核酸,簡稱DNA;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   組成DNA或RNA的主要成分是核苷酸。一個一個的核苷酸前後連接起來,就成為一種直線結構,不分枝,像一個一個的氨基酸組成蛋白質那樣。   後來又知道,組成核苷酸的有3種成分:五碳糖、磷酸和含氮的鹼基。但是人們還不知道DNA和RNA的功能。 DNA構造 S:去氧核糖(五碳糖) P:磷酸 含氮鹼基(A:腺嘌呤 T:胸腺嘧啶 G:鳥嘌呤 C:胞嘧啶) 1944年,美國的生物 學家艾弗裏(avery)、 麻克裏奧(Macleod)和 麥卡(McCarty) 更發現 被殺死的病原的抽出 物亦會造成遺傳的轉 移,在格裏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細緻的工作。他們把有毒型細菌(S型)殺死,磨碎它們的死細胞,提出了5種成分,有多糖、脂質、蛋白質、RNA和DNA。它們都是性質各不相同的有機物。他們把這些成分提出來以後,分別加進培養活的無毒型細菌(R型)的試管裏。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他們從各試管裏取出細菌的樣品,進行觀察。 於是,真相大白了: 只有去氧核糖核酸能 夠使無毒型細菌轉化 成有毒型細菌。    他又將一種能將蛋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