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二维水理输砂模式评价野溪清疏成效之研究中华水土保持学会
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48(3):113-126 (2017) 113
Journal of Chines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48 (3): 113-126 (2017)
應用二維水理輸砂模式評估野溪清疏成效之研究
[1*] [1] [1] [1] [2]
詹勳全 邱亮鈞 彭振捷 張承遠 郭炳榮
摘 要 本研究藉由 CCHE-2D 水理模式評估野溪河道清疏方案之成效,選定宜蘭縣碼崙溪為研究區域,擬
定未清疏 (零方案) 、河道清疏為複式斷面及蘭陽溪匯流口附近河道疏濬等方案,搭配不同疏濬深度,共6 組
方案進行模擬分析,以洪水事件後底床回淤情況評估不同方案之成效。模式之檢定項目選定輸砂公式及調適
長度,結果顯示當輸砂公式採用Modified Engelund and Hansen 輸砂公式,並搭載調適長度為 1,000 公尺進行
模擬時,於碼崙溪下游靠近蘭陽溪匯流口附近之河段有良好的模擬成效。採用完成檢定後之水理模式,評估
不同清疏方案經過芭瑪颱風後之底床高程變化,針對保全對象碼崙橋橫斷面之模擬結果進行探討,研究發現
零方案洪水後之平均回淤高度為1.5 公尺;主流清疏方案因主斷面處通水斷面積增加,形成囚砂區,平均回淤
高度上升為1.7 公尺;蘭陽溪匯流口附近河道疏濬後,使溪水流速增快、泥砂輸送能力提高,平均回淤高度隨
疏濬深度增加而降低,當疏濬深度介於 1.5~2.0 公尺時,對應之平均回淤高度小於 1.0 公尺。模擬結果分析顯
示,碼崙溪河道清疏為複式斷面後,初期雖可提供碼崙橋下足夠之通洪斷面,但後續遭遇洪水會有快速回淤
之現象;藉由匯流口底床疏濬後,可提高碼崙橋附近之水流流速,進而增加洪水自身挾砂能力,持續有效維
持通洪斷面。
關鍵字:水理輸砂模式、清疏、成效、碼崙溪。
Using a 2D Hydrodynamic Model to Assess the Dredging
Efficiency in an Upstream Creek
1 1 1
Hsun-Chuan Chan[ ] Liang-Jyun Ciou[ ] Chen-Chieh Peng[ ]
2 2
Chern-Yuan Chang[ ] Ping-Jung Kuo[ ]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dredging scenarios in Malun Stream by using a CCHE-
2D hydrodynamic model. The dredging scenarios were: do-nothing, dredge at the main stream with a compound cross-
section, and dredge at the confluence of the Malun Stream and Lanyang River.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depths o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