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感恩教育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首 尾 就 烹 学士周豫家,尝烹鳝。见有鞠身向上,以首尾就烹者。讶而剖之,腹中累累有子。物类之甘心忍痛,而护惜其子如此。 ——《伤心录》 母 犬 触 柱 弋阳方家墩吴家,犬生数子,令其仆携溺于河,仆私烹之。犬蹑仆后,目睹其状,号叫悲酸,以头触柱而死。 ——《广信府志》 2、感恩父母,从意识到行动 2005年的寒假,郑州轻工业学院法政系2003级的学生们揣着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回家——“寒假我为父母做什么?” 4.6%—经常在家帮父母干活 18.5%—为父母做事的想法却没有实际行动 73.1%—在假期中付诸行动 3.8%—在别人的提醒下为父母做点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感恩教育 ——常怀感恩之心,常思报答之念 ◎何谓感恩 ◎感恩父母 ◎感恩他人与社会 一、何谓感恩 从动物的行为来体验 从古人的孝道来感受 理性的思考 羊羔跪乳 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 ——董仲舒 《春秋繁露》 马恋其母 西商李盛庭买一马,极驯良。惟道逢白马,必立而注视。或望见白马,必驰而追及。后与原主人谈及,原主曰,此本白马所生,时时觅其母也。是马也,有人心焉。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犬埋母骨 淮安城中民家有母犬,烹而食之。其三子犬各衔母骨,抱土埋之,伏地悲鸣不绝。里人见而异之,共传为孝犬云。 ——清·王言《圣师录》 慈乌反哺 观慈乌反哺 宋 · 何梦桂 有鸟有鸟名慈乌,群儿哑哑争相呼。 羽毛甫集思反哺,为报父母恩劳劬。 民彝天理久沦斁,闻此肝胆为昭苏。 禽虫微物岂知义,乌性至孝由中孚。 枭獍雏成躯为裂,伯劳雏长肉已刳。 天地生物无不仁,何至善恶相悬殊。 禽中孝子尔乌是,世上逆子彼二雏。 父母爱子恩罔极,子心能似父母无。 人生谁实空桑出,为感物类长嗟吁。 嗟吁不足日云暮,老乌抱雏宿夜树。 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本草纲目·禽·慈乌》 护生画集 《护生画集》缘起于一九二七年,全套六册。由现代画家、文学家、 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作画,文字由弘一法师、叶恭绰、朱幼兰、虞愚书写,前后相继创作的过程长达四十六年。在佛教界、文艺界和广大普通读者中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它是佛教界、文艺界诸位先贤、大师们绝世合作的结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 二 十 四 孝 孝感动天 戏彩娱亲 鹿乳奉亲 负米养亲 啮指心痛 单衣顺母 亲尝汤药 拾椹养亲 刻木事亲 涌泉跃鲤 怀橘遗亲 哭竹生笋 打虎救父 尝粪心忧 行佣供母 乳姑不怠 亲涤溺器 弃官寻母 卧冰求鲤 扇枕温衾 闻雷泣墓 卖身葬父 恣蚊饱血 埋儿得金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编录的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怀橘遗亲 陆绩,字公纪。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三枚。及归拜辞,桔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孝顺皆天性,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绿桔,遗母事堪奇。 感 恩 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知恩不报非君子 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 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 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 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 感恩是对赐予我们生命的人的牵挂, 感恩是对陌路关爱的震颤…… 感恩:不仅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传统美德由感恩开始 ——感父母之恩的,是为孝; ——感手足之恩的,是为悌; ——感提携之恩的,是为忠; ——感托付之恩的,是为信…… 现代美德也同样如此: ——感老师教育之恩的,是为优秀学生; ——感自然生养之恩的,是为环保人士; ——感民授政权之恩的,是为模范干部; ——感客户惠顾之恩的,是为诚信商人; ——感祖国护佑之恩的,是为爱国义士; ——感朋友关爱之恩的,是为同怀知己; ——感妻儿伴随之恩的,是为模范丈夫… 二、感恩父母 10岁时,觉得父亲好高大,好有力量; 20岁时,觉得父亲好像不总是对的; 30岁时,自己做了父亲,觉得父亲不过如此; 40岁时,觉得有些事是否该和老头商量一下; 50岁时,觉得父亲当年的话太对了,想问问他,可他已经不在了…… 1、感受父母之爱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