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ppt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ppt概要

承 天 寺 塔 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内,俗称“西塔”,是西夏王朝的主要佛寺。始建于105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塔通高64.5米,异常俊秀挺拔。 解题 随笔式小品文 记承天寺夜游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这一时期。 走近苏轼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 2、欣赏文中清幽宁静的意境,背诵全文。 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听读课文, 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找生字、读准音 解( )衣 藻荇(    ) 遂(   )至 未寝(   ) 柏( ) jiě zǎoxìng suì qǐn bǎi (二)读出节奏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自主释词译句通文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将要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 门 高兴的样子 走动 (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 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考虑 想到 取乐 ……的人 共同一起 散步 院里 于是,就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睡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也 到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水的澄澈 水生植物 交错纵横 连词“原来是”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澈透明, 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 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 地方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柏? 只是 清闲的人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研习课文 一、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抒情 自学交流: 教师点拨: 全文共分三层,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 记承天寺夜游 记叙 描写 抒情 ——寻伴夜游 ——庭中月色 ——月下感叹 研习课文 二、记叙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 承天寺中庭 人物: “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事情的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事情的结果:相与步于中庭 品读欣赏,把握情感 与苏轼对话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寂寞无聊,想出去走走; 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合作探究 1、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请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作者写月的精妙之处。 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积水 空明 竹柏—藻荇 交横 比喻 品味语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色比成像水一样的澄澈,体现的月光皎洁的特点;把竹柏的影子比喻成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的动态美,侧面衬托了月光的清丽。 积水 空明 藻荇 交横 竹柏影 正 静 侧 动 皎洁、空明、清丽、淡雅、宁静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比喻 月光 竹柏影 合作探究 结合全文内容,思考“闲人”含义。 提示:结合写作背景及当时作者的心态 “闲人”即清闲的人。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流露出轻松愉快的心情。) 其次,“闲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