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光场调控与超极限光学成像-物理研究所网上办公系统.PDF

多维度光场调控与超极限光学成像-物理研究所网上办公系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维度光场调控与超极限光学成像-物理研究所网上办公系统

公示内容  项目名称:多维度光场调控与超极限光学成像  提名者:中国物理学会  提名意见: 该项目围绕“超极限光学成像”这一目标,发展了多维度光场调控的新手段, 探索了克服衍射极限和信道复杂这两个不利因素的新成像原理与方法,具有通用性 与常规光学显微技术兼容性等优点,因而具有可拓展的广泛应用推广价值。实现了 分辨率达到70纳米的无标记远场超分辨光学成像和突破光学散射限制的全彩色动态 非侵入式成像,在此过程中,开发了多种对光场的时间-空间特性进行多维度调控的 新方法。项目成果发表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等高水平学术杂志上,受到国 内外同行及主流科技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跟进研究,获得2014年度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奖,单篇论文他引次数达到287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鉴于此,中国物理学会郑重提名该项目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项目简介 成像技术是人类探索自然科学极为重要的工具。电子显微、相衬显微、荧光超 分辨等多项诺贝尔奖成果不断地扩展着人们的 “视域”。然而成像技术始终受限于 基本的物理极限,在许多情况下无法克服衍射极限和信道复杂两个不利因素。传统 标量衍射理论、变换光学和光场汇聚显然也无法带来新的技术革命。项目从成像的 基本物理过程,以多维度光场调控为技术手段,重新审视了上述两个不利因素。利 用光场在空域、时域和频域调控的新方法,复杂体系中光场能被高效的定向传输、 极限汇聚和反演,噪声中的微弱信号能被有效的提取、筛选和实时演化。随着光场 时空合成新原理的提出,光场传播全矢量描述的完善以及多参量光场调控技术的成 熟,取得的成果包括以下三项科学发现: 1、利用调控光场实现极小空间光场与超分辨光学成像 从光场调控新原理和新技术出发,生成具有奇异性质的复杂光场,研制出精准 光场参数调控和表征装置,探索调控光场的传输和紧聚焦特性。系统性地开展了远 场紧聚焦光学以及超分辨光学成像研究,取得了迄今最优异的远场聚焦与线性无荧 光标记远场光学成像。在可见光范围内能实现 70nm 的空间分辨率。研制了专用光场 调控模块(兼容于商用共聚焦显微镜),使得系统的操作如同普通共聚焦显微。 2 、建立了基于光场相位控制的先进光学成像技术 通过对光场的振幅、波矢、相位空间分布等因子开展调控,合成了新型三维空 间光场结构,并将之应用于光刻与成像。通过对散射光场的探测与相位优化首次实 现了散射体后实时、动态、彩色三维透视成像,这种成像方法突破了常规光学散射 限制,提升了人类视觉本领与能力,有望为散射显微和透视成像带来新的技术手段 和应用。 3、多维度光场调控的新手段 利用新型的自适应设计光学方案,设计出新的微纳结构,对光场的空间分布、 传播方向和传输速度进行调控。同时通过设计并制备新型微纳光学结构,实现了对 光场的传输方向、空间分布、传输速度和持续时间的操控。为在时间和空间多维度 上的极限光学成像提供了新手段。 超分辨光学成像显微技术获得 2014 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在 SPIE Optics and Photonics 2016 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上被邀为大会主题报告。项目成果发表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 等杂志,其中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 篇,ESI 高引论文一篇, 8 篇代表性成果 总被引 610 次。科学网及中国光学网等科学网站对本成果予以报道,引起了社会关 注与讨论,成果更以科普论文的形式发表在“物理”杂志上,受到产业界的重视。 项目成果也得到国际主流科学媒体的关注,美国科学促进会新闻网站(AAAS EurekAlert!)以及欧洲科学新闻(AlphaGalileo)等媒体对项目成果进行了报道。  客观评价 (1)极小尺度光场和超分辨成像工作 代表性工作1获得2014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第一完成人受邀在意大利举办的 第 12 届“光学新材料与应用”(NOMA2015)学术会议上安排为大会主题报告。在国 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光场调控及与微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