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与计算机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华大学与计算机教育   清华学校缘起   清华大学创办于1911年春,始称“帝国清华学堂”,是利用庚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辛亥革命后,1912年10月更名为“清华学校”,仍为留美而设。英国科学家罗素1920年造访后,感慨道:“清华学校恰像一个由美国移植来的大学校”。为尝试培养国内人才,1925年清华设立大学部,分文、理、法三院。同年开办国学研究所,聘请了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1928年8月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结束留美预备制,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立研究所,培养研究生。      梅贻琦的大师论   从1911年至1928年,清华学校曾十易校长。直到1931年梅贻琦出任校长,他成为执掌清华大学时间最长的著名教育家。   梅贻琦,祖籍江苏武进,生于天津鼓楼西板桥胡同一个诗书人家。1904年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品学皆优,是张伯苓校长的首届学生。1909年考取清华游美学务处,成为首批庚款赴美留学生。1914年毕业于康涅狄格州伍斯特理工学院电机系。1915年到清华学校任教,他严谨认真、关心学生、敬业乐群、备受欢迎。1921年8月又赴芝加哥大学深造,返校后任“物理首席教授”。   梅贻琦于1931年10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的许多论述为人熟知,例如大学与大楼的关系,“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勿徒注视大树又高几许,大楼又添几座,应致其仰慕于吾校大师又添几人”。他积极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执教,使清华成为大师荟萃之名校。   梅校长上任伊始,宣布“本校拟向工程科学方面发展”,立即建立工学院,并兼任院长。主张培养“比较周见恰闻,本末兼赅,博尔能约之通士”。因此,清华大学以“通才教育”模式改革工程科学教育,使之成为培养适合中国工业化特点的著名大学。   1937年抗战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以及西南联合大学。联大八年期间,南开张伯苓校长常住重庆,他对梅贻琦说:“我的这块表你就带着吧”(代表他);北大蒋梦麟校长也谦和通达,不争名利,使三校合作基础牢固。因此,梅贻琦成为西南联大事实上的校长,为我国大学教育史写下光辉的篇章。   抗战胜利后,1946年清华回北平复校,在梅校长治理下,清华大学得到长足发展,全校设有文、理、工、法、农5个学院26个系,在校师生2400多人。      1949年,梅贻琦为保护清华基金,暂居美国。他曾写信让解放后的清华继续利用他掌握的基金购买图书设备,未果。之后,他用清华基金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1957年扩建为“新竹清华大学”,继续担任校长。1962年5月19日梅校长病逝。在他生前从不离手的手提包中,人们看到“清华基金历年账目”笔笔清清楚楚,如此廉洁奉公,令人景仰动容。随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清华的交流日益频繁。   追溯清华电机系      1932年秋,清华建立电机工程系,与机械工程系和土木工程系共同组成清华大学工学院。顾毓?L接任工学院院长兼电机系主任。当时电机系有顾毓?L和李郁荣两位MIT博士,故从教学宗旨、课程设置以至教材选择都采用了MIT的模式。   顾毓?L百岁寿星,江苏无锡人。1923年他毕业于清华学校,赴美国MIT电机系深造,至1928年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顾毓?L是中国电机事业的奠基人,曾任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会长。他集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音乐家、佛学家和国际桂冠诗人于一身,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术大师。   李郁荣(Yuk-Wing Lee)广东新会人,生于澳门。1924      至1930年在美国MIT电机系求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维纳教授指导下,他完成了博士论文“用拉盖尔函数之傅立叶变换的网络合成法”(Synthesis of Networks by means of Fourier Transforms of LaGuerres Functions),奠定了早期电路网络的理论基础。1934年8月应顾毓?L之邀李郁荣来清华工作。   清华电机系当年分电力与电讯两组。电力组以发电、输电、配电工程和电机设计及制造为主;电讯组着重电报、电话及无线电工程、电讯设计及真空管制造等。1934年底清华建成电机工程馆,设有电机、高压、电机制造、电车等一系列实验室,向美、英、德等国购置仪器设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严格的教学要求使电机系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维纳来清华讲学      1935年8月至1936年6月“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应邀来清华讲学,这是当年清华的一件盛事。这件事能实现,起码有三个条件:有钱“请得起”;有人“请得到”;有环境“请来能作研究”。   值得骄傲的是当时清华完全办到了。首先有“清华基金”,钱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