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课文之例 得习作之法
学校:沭阳县桑墟镇中心小学
姓名:李秋菊
学科:语文
循课文之例 得习作之法
——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能力初探摘要: 习作能力是中年级必定要培养的一种语文技能对于初学作文的孩子,课文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范例语文课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应不仅仅是阅读课,还应是习作技法指导课。关键词: 中年级习作能力培养 ? 课文 例子?? 语句运用? 描写方法? 布局谋篇 背景:习作能力是孩子必备的语文技能,也是各种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在学生和老师的眼里,习作是大事,也是难事。作为一名一线的中年级教师,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也深深感受到了习作教学的难处:教什么?如何教?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孩子,由于地域的原因,没有上作文辅导班、补习班的机会;限于父母的知识水平,也没有条件能够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因此,他们的作文能力完全依于课堂。那么,仅凭一个单元一次的作文课或习作课和偶尔穿插于课文的小练笔,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吗?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有效地学习途径呢?习作课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这“有效地学习途径”的探寻,也应该是根植于语文课的。而,语文课上课时量最重的就是阅读课。那么如何使阅读课和习作课挂钩呢?叶圣陶老先生一番话,让人颇有拨开云层见明月之感:“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的阅读教材可以视为样品,这样品既可以是阅读训练的样品,也可以是作文训练的样品。同样的,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上也印证了这种理解的正确性:“注意好的作品对习作的引导作用。”权且先将这里的“好的作品”狭义的视为课文。那么,也就是一篇课文的学习,它的目标和定位应该不仅仅是一堂阅读课,还应该是广义的习作课,应该将课文作为学生的一篇习作范例,使课文的学习能够为习作提供大量的写作材料,提供写法的指导。于是,就这样的想法在班上进行了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这种想法完全是可取的,也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一、创设情境,学语句运用。《课程标准》中年段的学段目标中对词语积累有明确的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词语的积累的最目的是为了表达的输出。但往往我们的积累和运用是断层的,是割裂的。课堂上我们带着孩子们从课文中汲取语言,品读语言,并且也注意了用摘抄、记忆等方式让孩子们积累语言。往往我们做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而孩子们在习作的过程中,聪明的孩子也许能够把“库存”中的语言运用起来,而其他的孩子则仍然是“本色”习作,词语的积累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将词语从书上搬到了积累本上。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因为没有调用这些语言的意识;二是不知该用在哪些习作中或习作的哪些地方合适。如果在积累后还能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语言,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语句的积累对于实际写作的作用是不是更有效呢?1、依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运用语句依据课文内容,创设情景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顺势延伸、拓展,进行习作训练,而在训练中明确提出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的要求。《燕子专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人们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救助因为气温骤降而濒临死亡的燕子。课文中出现的大量语句都十分值得积累: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长途跋涉、饥寒交迫、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等等。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一次次的朗读这些词句:在朗读中理解意思,在朗读中化积累。但,这样是不够的。那该如何引导孩子有意识的运用这些语句呢?在备课中发现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点。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中,结合最后一句:“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进行了拓展:燕子们会向人们说些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为:为什么要感谢?打算怎样感谢?接着引导学生在说说 “为什么要感谢”时运用上课文中的语句,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能够积极调用课文中的语句,做到脱离文本进行表达。课后,根据这一拓展要求写成一篇《燕子的致谢信》,作为当天的日记。批改日记后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用上课文中的一些语句,反馈日记情况时,表扬了他们日记在语句方面的进步,并且鼓励今后的习作中多用上积累的语句,这样文章会更生动。这样的练习,不仅使这些语句通过运用深植于学生的心中,最重要的是向他们传达了应该要运用积累的语句的信息。 2、撷取课外素材,创设情境,运用语句撷取课外素材,创设情景就是指根据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所指向的主题,选取相应主题的课外资源,如一个话题,一幅图等,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习作训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二组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原本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却因为人们肆意地砍伐树木最终被洪水卷走的故事。课文第一自然段对小村庄的描述相当的富有诗意,词语相当的优美,是孩子们在学习中不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