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青少年因网瘾引发的犯罪问题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因网瘾引发的犯罪问题研究

目 录 引言 1 一、青少年因网瘾的现状 2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 2 (二)青少年因网瘾的现状 2 二、青少年长时间沉溺于网络的原因 5 (一)内部因素 5 (二)外部因素 6 三、预防对策 6 (一)放宽家庭教育,过于青少年适时满足 7 (二)学校加强对青少年上网的引导和管理 7 (三)正确发挥社会舆论导向 7 参考文献 8 青少年因网瘾引发的犯罪问题研究 [摘 要]因特网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先进工具,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吸纳、交换、传递、品味信息和分享文明进步的大平台。目前,因特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该文阐述了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通过教育与技术结合的方法预防青少年因网瘾引发犯罪:通过网络进行德育、法律规范及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提高青少年对网络的认知;开展信息安全、网络管理及互联网应用技术培训,避免青少年因上网受害或犯罪;举办电子竞技活动,开发或推荐适合青少年特点的软件,引导其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发动政府、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及可能引发的犯罪活动。 青少年网瘾犯罪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娱乐、生活等等各方面带来了许多便利,也为吸纳、交换、传递、品味信息和分享文明进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当前,互联网也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掌握信息、沟通感情、发挥潜能、愉悦身心的必不可少的渠道。不过,网络是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好了有利于青少年学习,开阔视野,接受前卫观念,关注世界前沿问题;如果利用不好就会上瘾对青少年学习产生巨大的危害,互联网上传播一些颓废、黄色下流甚至反动的垃圾信息甚至让青少年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因网瘾青少年因网瘾网络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据2009年CNNIC第24次调查数据,我国共有青少年网民1.6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55.9%,其中未成年网民占55.6%。青少年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为57.5%,其中,有48.4%的中学生在网吧上网。在青少年网民中,有9.72%的人有网瘾,也就是16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大约87%的网瘾青少年是对网络游戏成瘾。农村青少年网民在网吧上网比例达65.4%,农村未成年网民在网吧上网比例高达61.6%。这一系列的数据,既包含了互联网普及程度提高的喜悦,也有对青少年不能健康上网所带来犯罪情况的担忧。青少年的不健康上网数量的庞大,不仅这些问题在读上面数据时会跃然心头,甚至上面的数据会让我们触目惊心。特别是网络游戏成瘾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所急需的解决措施已是刻不容缓。 二、青少年长时间沉溺于网络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 青少年处于青春期,自控能力不足,求知欲强烈,对外界的许多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在现代社会,互联网非常普及,足够吸引青少年的目光。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所以他们一旦上网便很难抵制网络的诱惑,常常沉迷于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还有虚拟网络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青少年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比较容易受其诱惑。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又很强的叛逆心理,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青少年展现自我的平台。 (二)外部因素 1.家庭方面。目前我国青少年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并且很多居民居住楼房,邻居之间不交流少沟通,从这方面来讲上,不利于很多独生子女的青少年与同龄伙伴的交往;还有多数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奔波生计往往忽略了与未成年孩子的沟通交流;还有些家长对子女要求过于苛刻,要求子女什么都争取第一,给子女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子女一旦有过错,父母就觉得给自己丢人,对子女责骂甚至拳脚相加;还有的父母离异或者不稳定生活也给子女造成心里上的负担。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和渴望理解、支持的青少年,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2.学校方面。信息时代的今天,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是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缺乏,孩子们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还有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在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网络就成了他们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的方式,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3.社会因素。现在笔记本电脑很普遍,手机上网也容易,网吧大街小巷随时可见,网络中娱乐性的互动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对青少年有着巨大吸引力,促使他们将网络当作精神寄托。到目前为止,对网络的管理一直没有形成常态有效的社会机制。 三、预防对策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