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 名 师 导 学 1. 背景解读 《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5月。当时,作者经历过“文革”7年牢狱之灾,出狱已近两年,“四人帮”也在7个多月前垮台了,但那些在“文革”中得势的人,仍然在极力阻扰作者回军区工作。5月间的一个下午,作者午睡刚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读《宋诗选》,当读到陆游“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作者联想起了过去在滇西南边地大山深处 见过的大片梨花林,以及与梨花有关的许多人事。那都是作者长久难以忘怀的美好生活,与颠倒是非的“文革”十年,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当作者听说云南边地当时也是深陷于灾难中,人们的朴实感情和生活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时,一种想用文笔描述那和谐过去的创作愿望也就油然而生。这便是《驿路梨花》创作的背景。 2.内容梳理 本文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8):主要写“我们”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第二部分(9~12):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饥饿疲劳。 第三部分(13~27):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第四部分(28~36):主要写梨花妹妹讲出小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37):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名 师 导 练 【阅读】 整体感知: 1.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中的“梨花”一词有着双关的意义。在这条道路边有梨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这是名副其实的“驿路梨花”。但“梨花”又指名叫梨花的一位姑娘,一位“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的好姑娘。这样此标题有了更深的含义。作者以物喻人,使盛开的纯净洁白的梨花与心灵美好、精神高尚的梨花姑娘相辉映,而梨花也成了贯串全文的线索。文章结尾“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实际上是作者借以歌颂在边境山区军民中已发扬光大的梨花精神——雷锋精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