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 病理辅导1_PPT课件.ppt
气体栓塞 1.空气栓塞 (1)栓子来源: 静脉破裂后空气进入 头颈、胸壁和肺手术或创伤时损伤静脉 使用正压静脉输液以及人工气胸或气腹误伤静脉时,由损伤口进入静脉。 分娩或流产时,由于子宫强烈收缩,可将空气挤入子宫壁破裂的静脉窦内。 2.减压病又称沉箱病和潜水员病 人体从高气压环境迅速进入常压或低气压环境,原来溶于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的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迅速游离形成气泡。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肺循环)所致。镜下在肺等毛细血管内和小血管内可见羊水成分。 后果严重,死亡率达80%。 其他栓塞: 肿瘤细胞,寄生虫及虫卵,异物。 4.梗死 (1)概念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 (2)类型和病理变化 A.贫血性梗死 发生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和脑组织。 B.出血性梗死 严重淤血;组织疏松 ;侧枝循环丰富 梗死的形态 形状:锥体形地图形节段形 质地 颜色 三、炎症 1.概述 (1)定义: 具有血管系统的生活机体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的防御反应称为炎症。 (2)原因 物理性因子 高温、低温、机械性创伤、紫外线和放射线等。 化学性因子 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学物质。外源性化学物质有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以及芥子气等。内源性化学物质有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堆积于体内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 生物性因子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 组织坏死 缺血或缺氧等原因可引起组织坏死,坏死组织是潜在的致炎因子,在新鲜梗死灶的边缘所出现的出血充血带便是炎症反应。 变态反应 当机体免疫反应状态异常时,可引起不适当或过度的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形成炎症。 任何能够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因素均可引起炎症 基本病变有致炎因子导致的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变质), 机体血管 反应(渗出液体和白细胞)局限杀灭损伤因子, 局部组织细胞的增生,修复损伤组织 本质是致炎因子对机体的损伤与机体抗损伤反应的矛盾斗争过程 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结果既为炎症的结局: 抗损伤损伤→炎症痊愈 损伤抗损伤→炎症蔓延扩散 抗损伤=损伤→炎症迁延不愈 炎症 血液动力学改变 血管通透性增加 a.内皮细胞收缩 b.内皮细胞细胞骨架重构 c.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 d.直接损伤内皮细胞 e.迟发持续性渗漏 f.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g.新生毛细血管管壁的高通透性 白细胞边集,滚动 白细胞粘附 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 白细胞渗出 白细胞的吞噬过程 识别及附着 吞入 杀伤和降解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浆细胞 白细胞的免疫作用 2.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的概念 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 变质既可以发生于实质细胞,也可发生于间质细胞。 实质细胞常出现的变质性变化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细胞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等。 间质细胞常出现的变质性变化包括粘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等。 变质由致病因子直接作用,或由血液循环障碍和免疫机制介导,以及炎症反应产物的间接作用引起。因此炎症反应的轻重一方面取决于致病因子的性质和强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机体的反应状态。 (2)渗出的概念、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在局部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渗出液与单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漏出液的区别在于前者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较多的细胞和细胞碎片,比重高于1.020, 外观浑浊 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胞 急性炎症,化脓性炎症,炎症早期。寿命1-2天,完成吞噬作用后很快死亡,释放出蛋白水解酶溶解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 单核巨噬细胞 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结核,伤寒,病毒,寄生虫感染 淋巴细胞浸润 慢性炎症及病毒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性炎及寄生虫感染 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参与或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称为化学介质或炎症介质。 急性炎症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渗出的发生机制,是炎症发生机制中的重要课题。除了某些致炎因子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外,这些炎症反应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实战》全套教学课件.pptx
-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pptx VIP
- T-CAGHP 035—2018地质灾害排水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docx VIP
-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doc VIP
- 劳技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Unit 1 I love sports Part 1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DBJ43_T393-2022: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质量控制技术标准.pdf VIP
- 2024年-2025年政工师(初级)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综合题型).pdf VIP
- T∕ZZB 0900-2018 液晶调光玻璃团体标准.pdf VIP
- 朗朗阅读周周练四年级上册(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