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为和他的神码:再见了,联想!
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以后,在杨元庆与郭为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失衡。但在郭为的心中,没能像杨元庆那样功成名就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和杨元庆一起从柳传志手中接过大旗的他,带领的神州数码远不如联想来得风光。相比在国际上日益受人关注的前者,几年来郭为显得颇有些寂寞。
柳传志一直认为郭为是真人才,他说,这回股权改革是给人才插上翅膀,让郭为自己成为主人。
0.02%,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数字,却让处于风口浪尖上的郭为长舒了一口气。
11月20日,神州数码(HK:0861,以下简称神码)连夜发出公告,因MBO(管理层收购)而实施的全面要约收购程序已经结束,仅17.5万股公众股份(占总股本0.02%)接受要约收购,向联合收购人卖出了股票,其余43.26%的股份仍在公众股东手中。这也意味着郭为终于从几个月来“私有化”的质疑声中“解套”出来,神码暂无“私有”、退市之虞。
此前,持有神码47.43%的股权的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将29.6%的股权出售给赛富投资基金、弘毅投资和IDG三基金,另一股东GA将13.34%的股权出售给神码总裁郭为和赛富投资基金。8月8日,神码公司在香港发布最终股权转让公告,称软银赛富以20.15%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的持股比例下降为17.83%,退居为第二大股东,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则以8.82%的比例新晋为第四大股东。最引人关注的是,神码总裁兼CEO郭为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0.1%上升到10.29%,一跃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正因为此,坊间出现了神码欲“私有化”或“转投A股上市”等声音质疑。过后不久,股权转让协议顺利获得了国资委批复,以及联想控股派出的董事会主席李勤缺席神码创新科技周,这都引发外界浮想联翩。
质疑不是无中生有,赛富基金总裁阎焱曾经撂出话来,考虑将神码私有化,如果成功,未来上市地点或许是A股也可能是纳斯达克等地。然而,最后交易显示,由于仅有0.02%的流通股向管理层让渡(郭为最终持股数为10.47%),神码私有化进程暂告一段落。
7年前从联想走出来的郭为,与杨元庆同时从柳传志手中接过大旗。相比在国际上日益受人关注的前者,几年来郭为显得颇有些寂寞。现在,随着MBO的结束,郭为一跃成为公司大股东,有了更大的决策空间,神码全面进入了“郭为时代”。
拆分 一朝不是联想人
1988年, 郭为加入联想,从此12年间11易其职,多次受命于危难之时,为联想PC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是因郭为的过人能力,让柳传志在挑选接班人的时候,大费脑筋。
柳传志有一次用孔雀和老虎来比喻企业的领袖人物:孔雀善于展示自己的美貌,以此影响别人心甘情愿地跟着它走;老虎依靠自己内在的力量,威风凛凛,震慑四方。他认为郭为是“孔雀”型,杨元庆是典型的“老虎”型。
当年联想拆分,柳传志对外界给出了多条官方理由,事情的真相是,他当时打算让杨元庆接班,郭为做杨元庆的副手。可“一山难容二虎”,而柳传志又舍不得让郭为走,所以才要另外搭出一个舞台。
郭为已经记不起来,柳传志于何时何地第一次和他谈分拆的事情。在郭为的感受中,这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柳传志将此融入到了联想怎样发展的战略讨论中,这样很自然就要谈到品牌业务与代理分销业务的差异性,以及基于这种差异性上的不同管理风格和经营模式,很自然地就要谈到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分开会怎么样。
到1999年,柳传志正式向郭为捅破窗户纸,说要将他分拆出去的时候,郭为也不觉得特别突然,因为这些事情原来都差不多讨论清楚了。
公司在法律流程上的分拆要等到2001年才能完成,实际分拆却是在2000年春天开始的。其基本原则是由杨元庆统帅全部联想品牌的业务,而将代理业务和系统集成归于郭为旗下。把一个拥有几十家分公司、几十项业务、一万名员工、20亿元资产、200亿元销售收入的庞大公司一分为二,谁都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要冒极大风险。
柳传志每天和几个元老商量,希望把副作用尽量减小,还召开了无数次执行委员会会议。但是他知道,那些最重要的问题通常不能在会议桌上讨论。杨元庆和郭为在公司的重大决策过程中一向都是重要人物,但这次不同,两人直接牵涉在利害之中,所以很难从容周正。
兄弟分家是“一边倒”的局面。结果是由杨元庆继承大统,只将公司大约10%的财产、20%的员工、20%的业务和20%的销售收入分到郭为名下。郭为名下资产和员工比起杨元庆那一边少了很多,他并不在乎这个,让他伤心不已的是,他失去了“联想”这块招牌。
当时,联想品牌的归属成了分拆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公司一分为二之后,主持自有品牌业务的杨元庆显然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公司名称、商标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40亿元的无形资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