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恶意并购民族品牌的动因及对策分析——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所想到的.docVIP

公司恶意并购民族品牌的动因及对策分析——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所想到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司恶意并购民族品牌的动因及对策分析——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所想到的.doc

公司恶意并购民族品牌的动因及对策分析——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所想到的 决策参考 摘要:近年来,民族品牌在合资企业中被外商收购或丧失自主经营 权的事例屡见不鲜。 本文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为例,分析跨国公司 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的动因。 跨国公司试图垄断中国市场的恶意并购,将 给中国经济和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并制 定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外资并购;民族品牌;《反垄断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national brands in the joint -venture corporations were acquired by for- eign companies, or vanished the independent management authority, This essay makes a thorough research on the disappearance of national brands in joint-venture cor- poration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influences of home-brand joint ventures. Then, the author puts for- 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reating Chinese own home- brands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rands. Keywords:Mamp;A;National brand;Anti-monopoly Law 200#9900998 年 9 月 3 日在香港上市的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 荷兰 银行将代表可口可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约 179.2 亿港元收购 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 可换股债券,这本是一次企业收购行动,可没曾想消息公布之后, 却在社会上引起了一片异议, 甚至有传言国内企业将联名上书, 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不仅成了近期国内媒体炒作的一个热 点,而且在企业界和舆论界亦引起了强烈反响。不论结局如何,此 案值得中国企业警示。 一、外资并购中我国民族品牌的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WTO 经济发展的热潮, 在吉列收购南孚,高 盛收购双汇,安海斯收购哈啤后,2005 年以来,强大的海外兵团 携带雄厚的金融资本或产业资本在中国境内又展开了一系列大 手笔的并购活动:2005 年,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工机 械, 被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以 3.75 亿美元收购了 的股权;同 年,我国的油嘴油泵行业几乎全部被跨国公司并购、控股,经过多 年建立的技术中心被撤销、合并;在我国占举足轻重地位的“锦西 化机”,也已与西门子合资,外方占 70%的控股地位。 2006 年,福 建雪津,在英博啤酒连续两轮的竞价后,最终以 5#9900998.亿元人民 币的价格获得其 100%股权。 2007 年,更是外国收购中国民族品 牌的高峰期。 沃尔玛收购好又多;SEB 集团通过要约收购持有苏 泊尔 52.74%股权; 大宝所有股权以 23 亿元悉数转给美国强生; 世界洋酒巨头帝亚吉欧吞下水井坊, 中国白酒行业最终被突破; 11 月,新加坡航空公司、淡马锡,以每股 3.港元的低价认购东 航增发的 H 股从此,东航集团、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淡马锡在增发 后的东航总股本中将分别持有 51%、15.73%和 #9900998.27%的股份。2007 年,娃哈哈与达能因为合资中品牌使用问题,至今还未最后解决; 中国最大的信息安全企业天融信公司也传出可能被卖掉的消息。 如今,可口可乐也要收购中国最大的果汁品牌汇源果汁。 由此可见,短短十余载,外资并购对我国本土品牌造成了巨 大的冲击,本土品牌流失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二、外资并购中本土品牌流失的原因揭示 1.中方企业缺乏国际化经验,且引资心切,从而“嫁”错了“婆 家” 相对于外资企业而言, 大多数中方企业无疑处在弱者的立 场。 由于我国企业国际化经验不足,它们往往认为“嫁接”外资是 帮助自己走出困难或加速发展的捷径。 于是,国内一些名牌企业 在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压力下,就迫不及待地接受外资合资并购 的邀请。然而,在正式进入经营状态时,中方企业才发现自己“嫁” 错了“婆家”。例如,上海家化与美国庄臣公司合资,后者擅长经营 腊制品,对化妆品的生产并不精通,最终导致产品与市场消费严 重脱节。因此,维护和发展一个品牌仅有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选择 合适的外资伙伴更为重要。 2.中方企业对股份公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