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区乡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山区乡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乡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2015年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县级各部门支持下,坚持“生态立乡、产业兴乡、富民强乡”的总体目标,以扶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为主线,以民生事业构建和谐建和为抓手,以生态乡村和法制乡村的创建建设美丽建和为载体,以党的建设打造廉洁建和为核心,带领全乡干部和群众,众志成城,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乡规模企业总产值达到3.78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97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增长率11%. 一、强力推动扶贫攻坚,三农建设成效显著2015年,我乡围绕扶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这条主线,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要求,实施了五大扶贫。以助农增收为目的,实施产业扶贫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着力发展“三大产业经济”一是“笋子经济”打造了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发展笋用林17000多亩,其中今年新发展7000亩、实施丰产措施900亩,现已投产10000亩,产值达到 万元,农民增收达到 元,在村和石村建设雷竹笋用竹适应性栽植试验基地110亩。整合2015年省财政项目和“一事一议”项目,在花村新区公路5公里,充分利用2014年省财政项目在桃花、河口2个村区公路3.05公里。认真完成44450亩商品林、43134亩公益林的森林保险续保工作和42207亩国家级天保工程森林生态效益的管护工作。三是茶叶产业不断提升。按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规范,积极推进现代茶叶示范园区建设。选用生物农药,释放捕食螨,设置黄、蓝板和太阳能杀虫灯,栽植生态树等措施,建设生态茶园,改造低产茶园亩,在石围、下坪、庙坪3个村打造茶叶示范园区5000亩。全年茶叶产量达231吨,总产值万元,茶农收入增加到1290元。四是金银花产业稳步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和业主进行低产金银花改造150亩,全年金银花产量150吨,产值万元,花农人均收入达到3400元。邀请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开展金银花种植技术培训5期600余人次,不断加强现有金银花的管护工作。五是畜牧水产业持续壮大。以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为重点,推进畜牧业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今年整合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后扶政策,在河口村、石围村新建圈舍1300平方米,发展适度规模户11户,引导群众发展养殖土鸡、乌骨鸡10500只。我乡全年出栏生猪5600头、肉兔18600只、家禽18000只,实现生态水产150吨。禽流感、猪瘟、口蹄疫、狂犬病免疫密度达到95%,有效抗体合格率达到70%。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扶贫攻坚成效明显 一是农村土地登记颁证确权工作有序开展。完成8个村2587户农户的摸底调查工作,18000余份表、册资料已经上交并通过县农业局审核,农户登记率达到99%,提前做好土地测量准备工作。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的申报管理工作,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今年内申报个家庭农场,1个已获取家庭农场资格证书,规模达180亩。以新建庙坪村雷竹专业合作社为契机,不断规范现有的5个农民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行。围绕樱花公园、瘦身鱼场等农村观光旅游点,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2家,全年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三是贫困户精准扶持项目全面推进。投资60多万元在、等村发展土杂鸡900只,种植核桃60余亩,发展茶叶30余亩,对凰、溪等5个村的14户困难群众进行农房新建和改建共计980平方米。实现54户130人脱贫。四是村扶贫项目有序开展。在贫困村村投入230万元,建成雷竹示范基地100亩,35户贫困户的房屋改新建工作已全面完成。整合扶贫资金万元,新建2条水泥路3.71公里,预计11月底通车。通过省人大、省农业厅等部门和部分高校及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帮扶,力争利用2-3年的时间把庙坪村建成美丽新村,目前新村聚居点建设总体规划、选址和设计图纸、群众入住意愿调查等前期工作已完成。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保障扎实推进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人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切实关注和改善民生,最大限度让群众得到实惠。一是推进民生工程。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20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人;超额完成法律援助任务,达到85人;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养老保险覆盖4590人,医疗保险参保8700人参合率97.1%;全年发放救灾救助等社会保障资金共3万余元,发放农村五保、低保、优抚金计140余万元;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85户的检查、验收和兑现工作,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关爱残疾人,为其制定了“量服”计划、就业项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