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27-1937) 基本线索: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工农群众开始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但是,党内的“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陷于绝境。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东北易帜: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样国民党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2)国民党是一个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它通过建立庞大的军队和全国性特务系统、推行保甲制度、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等方法,对全国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2.土地革命的兴起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改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这种情况下,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是党和人民群众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毛泽东:须知政权是由枪杠子中取得的)这是中共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 三大起义: 1927年8月1日,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并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是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 总之,经过三大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十年内战时期。 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的主要贡献: 第一,在实践上,毛泽东不仅率先集中力量投身于革命战争,而且自觉地把武装斗争的攻击方向指向农村。 第二,在理论上,毛泽东阐述了武装斗争在中国的特殊重要性,论述了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第三,在实际工作中,毛泽东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坚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毛泽东论述道路理论的主要著作: 1928年10月和11月,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论述了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年1月, 他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1930年,毛泽东写成《反对本本主义》,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奠定了哲学依据。 总之,这个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党同当时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基础逐步形成的,其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开展土地革命 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支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规定了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这并不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颁布《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后又明确规定农民分得的土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 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 坚定的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路线。 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一般是以乡为单位,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并以原耕地为基础,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至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在白色恐怖的严重条件下,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得到坚持和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共紧紧地依靠了农民,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制度革命。 二、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农村根据地的建设 政权建设: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经济建设:着重发展农业生产,努力打破敌人的封锁。 文化建设:注重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工农群众文化水平。 根据地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民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2)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党内的三次“左”倾错误: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到1928年4月“左”倾盲动主义; 第二次是1930年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第三次是1931年到1935年的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党内多次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