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进化心理学稿
计算机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学生:陈周娣 指导老师:丁道群老师 简介 进化心理学一直对网络行为有所研究。本文章主要介绍网络行为在性;亲子关系;社交;个人信息管理;四个领域的有关研究。 进化心理学初期的有关研究都是在认知科学和进化生物学基础上展开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扩展,进化心理学家们开始把研究进化心理学的眼光扩展到有关人类行为的各个领域(Buss,2005)。 网络的吸引力是不容小视的。在美国,因特网在亲少年中的使用率从1995年的15%增加到2000年的50%。今天,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85%,其中92%是未成年人。 当然,这一增长不仅仅是在美国,全世界因特网的使用率都在不断增加。 有了网络,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收发邮件,购物,网上银行,交友聊天,寻找一切你需要的有用讯息(特别是那些比较敏感的信息)。 网络上人们的行为表现,可以更加客观的反应人类的种种心理现象。网络并不要求人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更加能够反应人的本性。 常用理论解释 印象管理理论——认为一个个体总是希望获得别人和社会的赞同,并想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社交场合中的形象。这种形象包括语言、仪态、穿着、动作等。印象管理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事实,每个人有意无意的都在进行印象管理。 自我意识理论——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社会认同理论——人们只需要一点点借口就可以形成群体,并开始歧视不属于这个群体的其他人. 社会渗透理论 ——指个体之间从表面化的沟通到亲密的沟通而经历的关系发展过程。 这些理论都是由研究网络心理的心理学家提出。可用以解释网络行为。 首先,我们探讨网络关系与面对面交流的相同点以及区别 网络关系的发展代表着人类信任度的提高,如分享Email地址,电话号码,甚至家庭住址。与现实生活中没有差别。 网络上,人与人关系的深度与稳定度被认为与现实生活中无异。 网络上有关敏感话题的真实性也认为与现实生活中一样值得相信。 在网络上,人们有时会连对方的性别都难以确定,所以人们也更乐于与人分享自己情绪等方面的信息,因为感觉不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反而比较安全。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更加有效的对自己暴露的信息加以控制。 网络上的距离是无形的,所以对地域的要求比现实生活中宽泛。 网络对人的约束比现实生活中更少,所以有时候人可以更加肆无忌惮。 有关网络行为(四个领域)的一些理论假设 网络与性 男性与女性的区别 a.男人比女人更期待在网络聊天室“一夜情”,以满足他们的性需求。 b.女人比男人更喜欢在网上建立暧昧关系,目的是为了建立信任与亲昵。 c.男性相比女性,在网上追求性接触时更容易降低标准,以满足离线后与其发生性关系。 d.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把网络聊天室当成他们性的发泄方式。 e.女性更喜欢与其在线好友分享有关个人的信息,以建立一种类似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男性与女性有关性竞争的差异 男性更在乎自己在网页设计技巧上的能力,而女性则更倾向于有关她们外表和声誉的内容。 男性倾向于在网络上诽谤同性的能力和智力,女性倾向于诽谤同性的外表和名誉。 网络中有关性的讨论比现实生活中强烈很多 嫉妒 男性在性行为方面容易对对方产生嫉妒,女性则容易在情绪方面对对方产生嫉妒。 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更难原谅另一半的肉体出轨,也更倾向于因为对方的肉体出轨而分手。 女性,相对男性来说,更难以容忍另一半的心灵出轨,也更倾向于因为对方的心灵出轨而分手。 网络与亲子关系 当家里是父亲教养为主时,父亲更倾向于主动的管理孩子的上网行为。 一般来说,母亲对孩子的上网行为管的更多。 高文化水平的父母对孩子的网上行为比地文化水平的父母管的更多 低文化水平的父母对女儿的网上行为管理比对儿子的强 孩子们宁愿花更多的钱用更好的网络,来与朋友聊天联络感情而不是与远房亲戚联系 网络与社会交换 在网络上(尤其是购物网)给予消极回应往往让人觉得更加不可信任。 网络与个人信息管理 仅仅只是在网上得知某人的行为就有可能促进某人的利他行为的发生 大多数人不会在网上公开他们的秘密,除非是以匿名的方式 自己公开的信息时适度的,但是向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暴露的隐私要深一些。 网络心理学的进化 研究表明,在美国有超过一千万的网民是单身的,他们都企图在网上发展罗曼史。74%的人认为他们曾利用网络发展他们的性兴趣。十分之一的人承认他们曾经去过交友网站,15%的人表示他们与网友结婚或者与其保持长久的朋友关系。而几乎所有的单身人士都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炼35.doc
- 红外智能球型摄像机(F21)_安装操作指导书V1.0.0_130326.pdf
- 红旗文稿2011年第13期.doc
- 红杉资本推荐商业计划书模板——疯狂BP.pdf
- 红烧牛肉面 材料.doc
- 纺织机械调整.pdf
- 红利发布会专题.ppt
- 经典广告语欣赏(精品).doc
- 经济学沙盘实验报告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钢铁A企业).docx
- 经典爱情之最.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