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之本质与功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书法之本质与功能

一、论书法之本质与功能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购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杨雄《法言》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蔡邕《九势》 书者,散也。……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模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蔡邕《笔论》 笔迹者,界他;流美者,人也;……见万象皆类之。 钟繇《笔法》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 赵壹《非草书》 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怀。 佚名《记白云先生书诀》 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鉴之即令了然。……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查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间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张怀璀《书议》 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心不能妙探于物,墨不能曲尽于心,虑以图之,势以生之,气以和之,神以肃之,合而裁成,随便所适;法本无体,贵乎会通。……其趣这这幽深,情之比兴,可台默识,不可言宣。 张怀 《六体书论》 夫“文字”者,总而为言,包意以名事也。……得之自然,备其文理,象形之属,则谓之“文”;因而滋蔓,母子相生,形声、会意之属,则谓之“字”。字者,言孳乳浸多也。题之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舒也,著也,记也。 张怀 《书断》 文则数言及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 张怀 《文学论》 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怀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相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字有态度,心之辅也,有悟非心,合于妙也。 虞世南《笔髓论》 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这刘,不可端倪。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 柳公权(见《书小史》) 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疾,叙暌离,通询问,施于家人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淳挥洒,或奸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料然在目,使人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太民无穷尽;故使后人得这这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人也。 欧阳修《集古录》 州庐陵人;宋代大文学家。一生好古嗜学,工诗词文章,精书法,对金石和书法理论亦有相当研究。 降能御手,手能御笔,则法在其中矣。 钱惟治(见《宋史》卷四百八十) 老夫 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蚋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而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譬如木人,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 黄庭坚《山谷文集》 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其说见于昌黎《送高闲序》。 姜夔《续书谱》 书法即心法也。故柳公权谓“心正则笔正”,虽一时讽谏,亦书法之本也。苟其人品凡下,颇斜侧媚,纵其书工,其心中蕴藏者亦不能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也。 郝经《陵川集》 夫兵无常势,字无常体: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日月垂象、若水火成形、倘悟其机,则纵横皆成意象矣。 杜本《论书》 夫书者,心之迹也。故有诸中而形诸外,得于心而应于手。然挥运之妙,心由神悟;而操执之要,尤为先务也。每观古人遗墨存世,点画精妙,振动若生,盖其功用有自来矣。 盛熙明《法书考》 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书正矣。人由心正,书由笔正。……夫经卦皆心画也,书法乃传心也。 项穆《书法雅言》 书之为言,散也、舒也、意也、如也。……书者,心也。字虽有象,妙出无为;心虽无形,用从有主。初学条理,必有所事,因象而忘象。 项穆《书法雅言》 凡物,气而生象,象而生画,画而生书,其 生乐。 汤显祖《答刘子威侍御论乐》 学书之法,在乎一心;心能转腕,手能转笔。……手不主运而以腕运,腕虽主运而以心运。右军曰:“意在笔先”,此法言也。 宋曹《书法约言》 古人之书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候。……心穷万物 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取证于晋唐宋人,则得之矣。 龚贤《乙辉编》 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复可以为人。 王澎《论书剩语》 世间无物非草书。 翁方纲《题徐天池水墨写生卷》 书势自定时代。 翁方纲《跋汉朱君长题字》 书画之理,元元妙妙,纯是化机。从一笔贯到千笔万笔,无非相生相让,尖现出一个特地境界来。 张式《画谭》 书虽一艺,与怀、道能。 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集》 书本心画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