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高考化学二轮课件:常用化学计量ppt课件 (共33张PPT)
[答案] B D 返回 常用化学计量 1.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 方法。 0.1 36.5 3.65 6.02×1022 0.1 mol/L 0.1 mol/L 0.01 mol/L 1.物质的量与其他各量的关系 2.计算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 L·mol-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 (3)“三个关系”: 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③“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 (4)“四个无关”: 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50mL、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微热反应,生成 SO2的数目为0.46 NA ( ) 解析:解答本题时因忽视铜与稀H2SO4不反应,而直接利用浓H2SO4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而出现错误。实际生成的SO2小于0.46 mol。 × 2.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 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40.32 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156 ( ) × 3.1.0 L的0.1 mol/L 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 NA ( ) 解析:解答本题易忽视S2-的水解而造成错误。1.0 L的0.1 mol/L Na2S溶液中S2-的离子数小于0.1 NA。 × 配制1 mol/L的NaOH溶液100 mL。 (1)配制该溶液需称量NaOH的质量为 。称量时,需把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或玻璃器皿中,并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进行称量。 (2)配制过程中,除量筒、托盘天平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 (3)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 ,定容时若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 。 4.0 g 左 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检查是否漏水 偏低 1.配制步骤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 多余溶液吸出 ( ) 解析:不清楚配制溶液失败后的补救措施而造成错误;若将多余的溶液取出,会使得浓度偏小,处理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的方法就是重新配制。 × 2.仅用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就能用 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2012·安徽高考) ( ) 解析:只重视了溶液的配制而忽视了需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盐酸而造成错误;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 3.欲配制1.00 L 1.00 mol/L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 溶解在1.00 L水中(2011·新课标高考) ( ) 解析:混淆溶液的体积和溶剂(水)的体积而造成错误。需将58.5 g NaCl溶于水至溶液的体积是1.00 L,而不是水的体积是1.00 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期中综合测试 (共44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同步小测: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ocx
-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期末综合测试 (共48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五第3章第3节羧酸 酯第2课时课件(24张).pptx
-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共37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共38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五第5章第2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课件(41张).pptx
-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共36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共38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5课 钢铁长城 (共39张PPT).ppt
- 2017-2018高考化学二轮课件:教材实验的创新考查—保高分ppt课件 (共34张PPT).ppt
- 2017-2018高考化学二轮课件: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ppt课件 (共46张PPT).ppt
- 2017-2018高考化学二轮课件:物质的组成、变化和分类(含胶体)ppt课件 (共37张PPT).ppt
- 2017-2018高考化学二轮课件:电化学基础ppt课件 (共46张PPT).ppt
- 2017-2018高考化学二轮课件: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共35张PPT).ppt
- 2017-2018高考化学二轮课件:物质结构与性质——立体化ppt课件 (共41张PPT).ppt
- 2017-2018高考化学二轮课件:有机物结构的推断ppt课件 (共45张PPT).ppt
- 2017-2018高考化学二轮课件: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共40张PPT).ppt
- 2017-2018高考化学二轮课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ppt课件 (共46张PPT).ppt
- 2017-2018高考化学二轮课件:金属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共48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