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课件2 (共17张PPT)
例1 如图1-11,在Rt△ABC中,∠C=90°,AB=12cm,∠A=35°.求△ABC的周长和面积(周长精确到0.1cm,面积精确到0.1cm2). 解 在Rt△ABC中, 答:△ABC的周长约为28.7cm,面积约为33.8cm2. △ABC的面积= ∴△ABC的周长 =AB+BC+AC =AB+AB·sinA+AB·cosA =AB(1+sinA+cosA) =12(1+sin35°+cos35°)≈28.7(cm); 例2 根据下面的条件,求锐角β的大小(精确到1). (1)sinβ=0.4511.(2)cosβ=0.7875. (3)tanβ=1.4036. 解(1)按键顺序为: 得β≈26°48′51″. (2)按键顺序为: 得β≈38°12′52″. (3)按键顺序为: 得β≈54°31′55″. 于是有sin∠BOC= 如图1-12,作OC⊥AB,垂足为C,则OC平分∠AOB. 在Rt△OCB中, 分析 因为 的半径已知,根据弧长公式 要求弯道 的长,只要求出 所对圆心角∠AOB的度数. 例3 如图1-12,一段公路弯道呈圆弧形,测得弯道 两端的距离为200m, 的半径为1000m.求弯道的长(精确到0.1m). ∴∠AOC=5044’21.01” ∴∠AOB≈11.480 ∴AB= 11.48×1000π ⌒ 180 ≈200.3(m). 答:弯道长约为200.3m. 三、应用举例 1.求已知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1、求sin63°52′41″的值(精确到0.0001) 解 先用如下方法将角度单位状态设定为“度”: 再按下列顺序依次按键: 显示结果为0.897 859 012. 所以 sin63゜52′41″≈0.8979 SHIFT MODE (SETUP) 3 D 显示 1.用计算器求sin 40°,cos40°,tan40°的值.(精确到0.0001) 2.用计算器求下列三角函数值:(精确到0.0001) (1) sin 72°,cos36°,tan55°; (2) sin 7°2′25″,cos29°13′44″,tan88°21′. (2)由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已知tan x=0.7410,求锐角x.(精确到1′) 解 在角度单位状态为“度”的情况下(屏幕显示出 ),按下列顺序 依次按键: 显示结果为36.538 445 77. 再按键: 显示结果为36゜32′18.4. 所以,x≈36゜32′. 已知cos x=0.1950,求锐角x.(精确到1′) 分析 根据tan x= 可以求出tan x的值,然后根据例4的方法就可 以求出锐角x的值. x=78°57′57″ 2.已知锐角a的三角函数值,使用计算器求锐角x (精确到1′) (1)sin a=0.2476; (2)cos a=0.4174; (3)tan a=0.1890; 答案: (1)α≈14°20′; (3)α≈10°42′. (2)α≈65°20′; 练习: 3.用计算器求下式的值.(精确到0.0001) sin81°32′17″+cos38°43′47″ 答案:1.7692 探究: 用计算器计算:sin36°与cos54°,它们有什么关系?sin24°与cos56°呢?你从中得出什么规律吗? 你能够证明上面的结论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出:怎样运用自己的计算器求出已知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和由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锐角? * * * * * * * * * * * * *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 cotα tanα cosα sinα 9 0° 6 0° 45 ° 3 0° 0° 角 度 三角函数 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1 0 0 1 1 1 0 0 不存在 不存在 角度 逐渐 增大 正弦值如何变化? 正弦值也增大 余弦值如何变化? 余弦值逐渐减小 正切值如何变化? 正切值也随之增大 余切值如何变化? 余切值逐渐减小 思 考 锐角A的正弦值、余弦值有无变化范围? 0 sinA1 0cosA1 这张表还可以看出许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新课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一些非特殊角(如17°56°89°等)的三角函数值又怎么求呢? 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借助计算器来完成这个任务. 1、在Rt△ACB中, ∠C=90°,∠A=30 °,若BC=a,则AB=______,AC= _______,∠B=______. 2、在Rt△ACB中,∠C=90°,若∠A =40°,BC=m,则∠B= ________,A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西(北部湾)2018中考英语(外研版)复习课件:考点精讲7 (共51张PPT).pptx
- 数与式(二).ppt
- 总结经验打造升级版的总复习教学ppt.ppt
- 感叹句语法专练(共27张PPT).ppt
- 数学实数有理数运算3.ppt
- 数学复习教学中的若干问题.ppt
- 数学学业考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新人教.ppt.ppt
- 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共15张PPT).pptx
- 掌控中考 2016 数学 四川版 专题课件 第三轮 四川压轴题突破(共26张PPT).pptx
- 新人教版中考《圆》复习ppt课件.ppt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1《锐角三角函数》课件2 (共20张PPT).ppt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3《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课件2 (共21张PPT).ppt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1.1.1 正弦函数 (共17张PPT).ppt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1.1.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共19张PPT).ppt
-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2《分散系及其分类》ppt课件22页.ppt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1.3.1 解直角三角形 (共16张PPT).ppt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1.3.2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实际中的视角问题 (共18张PPT).ppt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1.2.1 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 (共26张PPT).ppt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4《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课件1 (共30张PPT).ppt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2.2切线长定理 (共23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