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家乡——梦的起点
我的家乡——梦的起点
臧寨中心校 李德芳
什么时候你会想起你的家乡?失意时得意时,还是当灾难发生时?
记得我的孩提时代,提到家乡自己完全没有什么概念,就连念中学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对它没什么感情,然而直到自己离开家乡外出上大学时才知道家乡对自己有多么重要,自己对它又多么依赖。我们总爱说中国梦,可是,中国梦的起点究竟在哪里?不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家乡吗?
我的家乡应县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然而它却承载着我从小到大太多太多的记忆。
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地里,那时候主要的作物就是小麦和玉米,父母在劳作的时候,我和哥哥多半在田野里玩,我们会捉很多很多的蚂蚱、蝴蝶。偶尔我们也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被镰刀割破手时的情景;秋天掰玉米身上被玉米叶划破时的疼痛;大旱天气挑水浇地让扁担压得红肿的肩头。正是由于这样,我们兄妹俩深切体会到农民的艰辛。那时我们也像大人一样希望一年之中风调雨顺,地里的粮食能够收成好一些。
父母有时间的时候会带我们去城里看木塔,那时候我们的照片基本上都是在木塔前照的。那时候还不知道应县木塔那么出名,直到后来上大学,才对木塔的资料有了详细的了解,当同学们问起我的家乡,我就会满怀自豪的对他们说:“应县!应县木塔知道吧……”然后就会给他们讲木塔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奇塔,还有木塔前面的辽代街,那里卖着各式各样的小吃:莲花豆、兔头、羊杂、刀削面、豆腐干、羊拐弯、烤牛肉串、牛腰等等。说到吃,不得不提到家乡的凉粉,在家乡上学的时候,每到周末就会央求父母为我们买上一碗凉粉,凉粉是我们当地别具风味的一种小吃食,在街头摆摊叫卖的四季不绝。炎热的夏季,喝上一碗凉粉,那么清凉爽口,入口那么滑溜,而且软中有顽,顽中有筋,筋中有香,香中透辣,没吃过的人真的无法想象那种美味。后来出去以后,再吃别处的凉粉,不禁会感到失望,“这叫什么凉粉呢。”说到牛腰,曾被慈禧夸赞过,还真以为是牛腰呢!
转眼间,我已经工作了两三年,在这七八年的时间里我们村的变化越来越大。村里已经建起了很多新房子、新厂,粮食的亩产相对于过去也高了很多,许多高产良种通过县农业技术员的指导种植,已经让我们村的父老乡亲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现在多数村民也不再专职种地,很多都到我们村周围的工厂去工作了,也有一些去了大城市打工。农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现在农民也不像过去那样辛苦了,播种、浇水以至收割都很少再用人工了。这些事情是我们小时候天天盼望的,但是仅仅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这对于一个小乡村来说应该让人感到万分庆幸。
现在国家已经减免了农业税,农村医疗保险正逐步在我们村实行,我们小时候梦想和城里人一样生活的梦,真的一步一步地实现了!
县城也发展迅速,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间间店铺喜庆开张,给应县城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人们一出门,不愁买不到、吃不到好东西。还建起了环境优美的清宁公园,人们健身,游玩都有了好去处。家乡的人们个个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
现在,县政府正在对木塔周边环境进行整合治理,环境更加优美,木塔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使得来应县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小吃一条街更是让游客回味无穷。其实应县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还有很多的文物古迹,比如县城东北隅的净土寺,长城、古城、三岗、四镇等遗址,都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走时都不忘带一些特产回去,紫皮蒜,豆青碗都是馈赠亲友的好礼品。
我相信家乡一定会跟随着党的脚步,沐浴党的春风,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