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高考命题点五 比较鉴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高考命题点五 比较鉴赏

高考命题点五 比较鉴赏 诗歌比较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在2014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采用比较鉴赏的有山东卷、全国卷Ⅱ、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福建卷。2015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取材于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初中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比较属2016年高考全国卷Ⅲ采用了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的形式。因此诗歌的比较鉴赏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或对同一首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鉴赏解答。 一、古代诗歌比较鉴赏的提问方式和一般答题思路 从大方面看比较鉴赏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 提问方式 (1)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2)给出一首诗词和学过的课本上的诗词篇目或诗句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3)给出一首词对其上下片感情、手法等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4)辨析一首诗 2.一般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者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解题指导与典型例题 内容比较鉴赏 比较诗歌的思想内容。通过对两首诗的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来分 [例1] (2016·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西 村 陆 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注]黄昏。 【注】 耿:微明的样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记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                                                                                解析:两首诗歌都是写景记游诗。《游山西村》通过写农村丰收之年的待客情形、山间水畔的明媚风光、古老的乡土民俗以及自己乘月拄杖夜游表达了自己对淳朴民风、民俗的热爱。其中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流传的哲理名句。《西村》则侧重写了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此地乡村风景的热爱。 答案: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风民俗。②《游山西村》还 2.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比较诗歌的意象、意境要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去考察。自然属性不外乎从三个角度去鉴赏即意象间的远近关系品味哪些是作为背景的远景哪些是作为主体的近景;意象间的动静关系品味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是以动衬静还是以静衬动;意象间的色彩情况。社会属性是指品味景物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寓意、象征等。这四个角度便构成了意象、意境的“四品”。 [例2]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 芙 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                                                                                解析: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 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 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木芙蓉形象;范诗写的是孤苦、心酸处境凄凉形象。前者是豪迈与大度的闲适之士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坚韧的乐观者形象。 [例3] (2014·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