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课件:琵琶行(并序)
4.下列句中加颜色的“寻”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寻声暗问弹者谁 A.闻之,欣然前往,未果,寻病终 B.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C.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 D.三年将寻师焉 解析 B项与例句均为动词,寻找。 A项时间副词,不久。 C项量词,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D项动词,探究。 答案 B 5.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同,③④不同 解析 ①介词,替,给。 ②动词,是。 ③代词,这,此。 ④动词,是。 答案 C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 咏 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①初开晓更清。 寒 菊 [宋]郑思肖②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 ①金粟:形容菊花色泽金黄,形态娇小。②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宋亡后,孤身隐居苏州,改字忆翁,以示不忘故国。 6.两首诗都赞美了菊花什么样的品格?又分别突出了菊花什么特点?试作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首诗都赞美了菊花独立、耐寒的品格。 (2)白诗突出了菊花在寒冷的秋晨,凌霜怒放的清新美丽;郑诗则突出其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抱香而死的坚贞不屈。 7.两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试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诗运用反衬手法,以“蕉折”“荷倾”衬托菊花“金粟初开”,赞美了菊花之美;郑诗运用拟人手法,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发了自己不惧强暴、忠于大宋的情怀。 三、语言表达 8.请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白居易说,生活是“待到菊黄佳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 辛弃疾说,生活是“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 9.筛选下面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将其概括成一句话,不超过50字。 诗歌是什么?它是散文的语言无法转述的部分。那么,试图解释它,肯定是一种主动寻求困境的行为!何况我们要鉴赏的这些“探索诗”又大都是不易读懂的现代倾向的诗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鉴赏”是专业评论家和智慧的一般读者一道完成的。大家的意见相同、相近或相悖,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每一个读者就是另一首诗”(帕斯语),每一种全新的进入都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这种永无止境的多元态势,这种对诗歌审美空间的不断“发现”,本身就是“探索诗”所最为需要的阅读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探索诗”的鉴赏是很困难的,需要各方读者共同参与,永无止境地“发现”它多元的审美空间。 四、微型写作 10.文中第二段对琵琶声的描写可以说是古代音乐描写的典范,请仔细阅读,学习其方法,写一段描写声音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例文】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潇潇,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 * * * * * * * * * * * * * * * 文本导学 学后自评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谢谢观看 学习重点 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认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处境,从而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理体验;欣赏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文本导学 学后自评 1.读准字音 (1)湓浦口( ) (2)贾人( ) (3)迁谪( ) (4)浔阳江( ) (5)嘈嘈( ) (6)六幺( ) (7)幽咽( ) (8)东船西舫( ) (9)虾蟆( ) (10)钿头银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设计】-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检测:第一、二单元 .doc
-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Word文档:2-1动态消息两篇.doc
-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Word文档:2-2 综合消息两篇.doc
-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Word文档:2-4广播电视消息两篇.doc
-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Word文档:3-5 彭德怀印象.doc
-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Word文档:3-6世界选择北京.doc
-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Word文档:2-3外国消息两篇.doc
-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Word文档:3-7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doc
-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Word文档:3-8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doc
-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Word文档:4-10 梦碎雅典.doc
-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课件:第一单元写作导学 .ppt
-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课件: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写作导学.ppt
-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课件:箱子岩.ppt
-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课件:第三单元写作导学 .ppt
-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课件:第四单元写作导学.ppt
-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课件:诗六首.ppt
-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活页规范训练:10-1《人间词话》十则(Word有详解答案).doc
-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活页规范训练:10-相关读物(Word有详解答案).doc
-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课件:鸿门宴.ppt
-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课件:跑警报.ppt
最近下载
-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doc VIP
-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培训课件.pptx VIP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1章】 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概述 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吸湿器说明书(中英文)明远(46).doc VIP
- 学习解读《SLT 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 4 部分:堤防与河道整治工程》课件.pptx
- 以德育之笔——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安排表 第二版.docx VIP
- 新概念2册1-36课测试卷.pdf VIP
-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doc
- 入党志愿书(全电子版).pdf VIP
- 2025年秋季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