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市语文新人教版单元测试38:必修5第3单元检测(二)
w.w.w.GkStK.c.o.m
www.GkStK.com
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检测(二)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题识 调济 默契 发泄 丰富多采
B.洗练 清圆 褐绿 干躁 叫嚣呐喊
C.绵密 疏朗 迢远 精髓 拨木转石
D.譬如 羡妒 颦蹙 归宿 词藻典故
2.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天是伊皋,明天是巢由,后天又是伊皋,这是行为的矛盾。
B.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C.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D.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汉阴丈人到庞德公,多少令人神往的风流人物,我们简直不能想像少年的孟浩然,对于一部《襄阳耆旧传》,是何等深厚的一个影响。
B.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C.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D.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就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甚至“不材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质量都不如刘长卿和十才子。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孟浩然。
B.“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 木”就是“ 树”,“ 木叶”也就是“ 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C.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D.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二、课内阅读(24分,每小题3分)
(一)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需要,适配诗心的产物。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谈中国诗》
5.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古代诗歌以篇幅短小见长,在阅读时都只需要两三分钟。
C.“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说诗歌语言要讲究含蓄,要耐人寻味。
D.外国诗人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6.由上面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外国诗歌创作在押韵上没有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严格的限制。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C.中国古代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特别追求形式美,在声韵、遣词、造句上往往精雕细刻。
D.外国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二)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 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 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 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 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 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识源】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课件 第11课《微型小 说两篇》.ppt
- 【金识源】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课件 第16课《项脊轩志》.ppt
- 【金识源】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课件 第18课《逍遥游(节选)》.ppt
- 【金识源】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课件 第18课《郑伯克段于鄢》.ppt
- 【金识源】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课件 第17课《游褒禅山记》.ppt
- 【高效课堂】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荔枝赋并序.doc
- 【高效课堂】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五单元 第19课 鞭贾.doc
- 三维设计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下作业:第一单元 第1课.doc
- 三维设计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下作业:第三单元 第10课.doc
- 三维设计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下作业:第一单元 第3课.doc
- 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提要·练习).doc
- 山东专用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1《长恨歌》(人教版).doc
- 山东专用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2《湘夫人》(人教版).doc
- 山东专用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4.3《项羽之 死》(人教版).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1.1《物种起源》绪论学案.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1.2南州六月荔枝丹.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1.2南州六月荔枝丹学案.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1.3斑纹.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2.1陈情表.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1.4景泰蓝的制作.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