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提要·练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提要
——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一补充篇目)
一、主题
本文写作者在被贬官永州时发现和游览西山的经过,描写了山的奇特、宴游的乐趣,抒发自己 的情怀,表达自己在大自然中 心情,西山的怪特与作者受到挫折却 相互映照。
二、结构
目的不明: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散漫放任:到—醉—卧—梦—起—归
随意而饮:醉而思归
体会: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目的明确:过—缘—斫—焚—穷
形势高峻: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气象阔大:悠悠莫得其涯,洋洋不知所穷
宴饮之乐:引觞满酌,颓然就醉,醉不欲归
天人合一: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体会: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三、艺术特色
1.比照映衬(体现在三方面):以“未得”的遗憾,反衬 ;被贬后的忧惧、苦闷心情与 对比;万物的渺小与 之比。
“始”前游 游西山 游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随意任情)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景 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幽深、拘束) 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 ) 归 觉而起,起而归(来也随意,去也随)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 情 为僇人, 恒惴栗(无法摆脱的苦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 2.寓情于景,托物寓志
本文叙事写景,表现作者 的情怀。作者借景抒怀,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 。
四、(P87)文本研习2
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遭贬谪后的痛苦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这是全文的铺垫。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土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 收题目中的“始得”,总结全文。文中五次点明“始得”,或明或暗、或正或反,这样就使行文脉络清晰,结构浑然一体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
1、余自为僇人
2、梦亦同趣
二、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加以解释并指出词类活用的类型。
1、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2、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3、箕踞而遨
4、望西山,始指异之
5、穷山之高而止
6、萦青绕白
三、解释古今异义词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2、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3、游于是乎始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5、颓然就醉
四、特殊文言句式
1、是岁,元和四年也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3、因坐法华西亭
五、重点实词解释 【注】高考考纲120个实词中:是、望、若、相
1、是
(1)形容词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2)动词
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代词
居是州,恒惴栗(《始得西山宴游记》)
(4)助词。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推导提示】“是”的本义是“正直”。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确”。其意动意义即是“认为正确”,我们同意别人的看法会说:“是,是的,是这样的”,故又引申出判断词“是”和指示代词“这,这样”。
??? 【成语助记】自以为是 莫衷一是 是非得失 是非自有公论 是可忍,孰不可忍 似是而非
2、望
(1)动词
①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③并、汾乔木,望秋先陨。(《采草药》)
(2)名词
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
③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推导提示】“望”的本义是“向远处看”。故有“观察”之义:“希望,盼望”不就是“向远处看”的抽象形式吗?(由空间的远转变为时间的“远”):“名誉、名望”当然是每个人所期望的;反义引申而为“埋怨,责怪”;阴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月相望”,所以此时又叫“望日”。
?? 【成语助记】望穿秋水 德高望重 望尘莫及 望其项背 望洋兴叹 得陇望蜀 不孚众望 引领而望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识源】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课件 第11课《微型小 说两篇》.ppt
- 【金识源】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课件 第16课《项脊轩志》.ppt
- 【金识源】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课件 第18课《逍遥游(节选)》.ppt
- 【金识源】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课件 第18课《郑伯克段于鄢》.ppt
- 【金识源】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课件 第17课《游褒禅山记》.ppt
- 【高效课堂】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荔枝赋并序.doc
- 【高效课堂】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五单元 第19课 鞭贾.doc
- 三维设计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下作业:第一单元 第1课.doc
- 三维设计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下作业:第三单元 第10课.doc
- 三维设计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下作业:第一单元 第3课.doc
- 山东专用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1《长恨歌》(人教版).doc
- 山东专用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2《湘夫人》(人教版).doc
- 山东专用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4.3《项羽之 死》(人教版).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1.1《物种起源》绪论学案.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1.2南州六月荔枝丹.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1.2南州六月荔枝丹学案.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1.3斑纹.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2.1陈情表.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1.4景泰蓝的制作.doc
- 山东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5.1.4景泰蓝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