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二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04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广东省肇庆市高二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04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肇庆市高二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04 Word版含答案

2017肇庆市高中高二上学期语文综合测试题04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作为这种诗体的专称,还是比较后起的。在唐五代时,这种新诗体原被称为曲子词。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它又有了诗馀、乐府、长短句等等别名。这些名称都代表着词体的特点。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就是歌词的意思。曲子词这个名称,最清楚地表明了词体的性质,表明了词与曲的关系。曲是指音乐的部分,词是指文辞的部分。在乐曲歌辞中,这二者原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不可分离的。清刘熙载《艺概》卷四说“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清宋翔凤《乐府馀论》说“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这些都对词曲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正确的解释。所以,我们可以说曲子词是词体最确切的全称。 诗馀的名称是晚出的,大约始于南宋。南宋初林淳的词集名《定斋诗馀》,廖行之的词集名《省斋诗馀》。如果说这些集名是后人所加,那么,至迟宋宁宗庆元年间编定的《草堂诗馀》,已经表示诗馀这个名称的成立。 把词称为诗馀,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词是诗的下降,是诗的馀绪剩义。这是轻视词的看法。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说:“填词不得名诗馀,犹曲自名曲,不得名词馀(元明散曲又称为词馀)。又诗有近体,不得名古诗馀,楚辞不得名经馀也。故填词本按实得名,名实恰合,何必名诗馀哉!”清汪森《词综序》也说:“古诗之于乐府,近体之于词,分镳并骋,非有先后;谓诗降为词,以词为诗之馀,殆非通论矣。”都是反对把词贬低称为诗馀。 另一种认为词是出于唐代的近体诗,是从律诗绝句中变化出来的;唐人是先用五、七言诗入乐,到了唐末五代,才改用长短句。如宋翔凤《乐府馀论》解释词之所以“谓之诗馀者,以词起于唐人绝句。如太白之《清平调》,即以被之乐府;太白《忆秦娥》、《菩萨蛮》,皆绝句之变格,为小令之权舆。旗亭画壁赌唱,皆七言断句。后至十国时,遂竞为长短句,自一字两字至七字,以抑扬高下其声,而乐府之体一变。则词实诗之馀,遂名曰诗馀”。这种说法并不符合词的产生过程和唐代歌诗的实际情况。词的产生和创作本来是为了配合音乐,歌词必须适应乐曲,所以一开始就有长短句的采用,就是齐言和杂言两体同时并用。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知道隋唐之际已有合乐的长短句的词,它的产生可能犹在近体诗正式成立之前。唐代歌词,固然很多是用五、七言诗,但也有很多早用了长短句的。终唐之世,不断传唱五、七言诗,也不断传唱长短句调。唐代诗与词的发达程度实有不同,这不是因为它们产生的时代各有先后。而且文人词虽然是后起,但民间词早已先行。说长短句用作歌词是后于五、七言诗,词是由律诗绝句变化而出,这是不合事实的。 所以把词称之为诗馀,不仅包含有贬低词的意思,而且对词体的产生、形成过程也作了曲解。 (摘编自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 1.下列关于“词”的称谓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词在唐五代时,作为一种新诗体,原被称作曲子词,词作为这种诗体的专称,是后来的事。 B.曲子词最清楚地表明了词体的性质,以及词与曲的关系,因而曲子词是词体最确切的全称。 C.诗馀的名称出现较晚,大约始于南宋,可能略晚于宋宁宗庆元年间编定《草堂诗馀》之时。 D.曲子词、诗馀之外,词还曾被称作乐府、长短句等等,这些名称都代表着词体的某些特点。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词被称为诗馀,一种认为词是诗的馀绪剩义,另一种则认为词是从近体诗的律绝演化而来。 C.汪森也反对把词称为诗馀,他认为从词的源起角度讲,古诗乐府与近体诗和词,难分先后。 D.宋翔凤主张称词为诗馀,他以小令始于绝句为例,从词句字数变化的发展过程证明其观点。 C.据现有资料,不排除词的产生年代还可能早于近体诗正式成立,说词是由律诗绝句变化而出,不合事实。 D.唐代诗与词的发达程度,与其产生时代的先后无关,主要是因为前者更受文人青睐,后者只在民间流行。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 清] 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屈不可伸,遂发愤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