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 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无题》
无题
整体感知
这首诗通过虚拟一种死后的情景──鲜血随着雪一起融化,流淌在五月的河里,滋润着大地上的树木和小草,而雪后的平原会出现天青、水绿、鸟飞、鱼游的景象──来表达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本诗的主题是崇高、悲壮的,这类主题的写作容易流于浮泛、空洞,但这首诗写得坚实有力。
全诗共十五行,没有分节,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头两行是第一个层次,接下来的五行是第二个层次,随后的七行是第三个层次,最后一行是第四个层次。
“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起句是一个设问句,一下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读者也许要问:诗人为什么这样问?“仆倒”“这大风雪”指什么?请留意“这大风雪”里的“这”,指向了当前、眼下,给人以现场感。紧接着这个问句,诗人马上给出回答:“是的,我们将。”十分简洁、干脆,以肯定的语气强调了问句中的事实,把“我们将”从前句的疑问,转化成后句的斩钉截铁般的肯定。这是第一层,以虚拟的情景将死亡的问题提到读者面前,这一层为全诗定的调子很高:昂扬、悲壮。
接下来,一个“而”字,既表转折,又是承接,引出的情景延续上两句而来:“温暖的血∕将随着雪而融化”,被吸收到“大树的根”“小草的须”“五月的河”里。这是第二层,是对开头两句主题的深化:死亡并不可怕,它会发生转移。
随后的八行,再次用一个“而”字起头,将“雪后的平原”“袒露出来”。那是一个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归于宁静的天地:天青、水绿、鸟飞、鱼游……一派祥和安宁的美丽景致。这是第三层,是对前面主题的延续和深化:烈士用鲜血换来了人民的和平。
最后一句,“风……”表面上是沿着“天”“水”“鸟”“鱼”的思路写“风”,但作者的笔锋忽然一转,“墓碑”蓦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是第四层,是全诗的点题之句,堪称点睛之笔,使诗意得以完全显现。
问题探究
一、这首诗为何采用虚拟的情景?
这首诗以虚拟的情景展开全诗的诗境,充满了奇特的浪漫主义想象:先是战士壮烈地仆倒在大风雪里,然后是鲜血随着雪的融化而滋润树木和小草,再就是雪后的平原上一派安宁的景致。全诗先后有四处表示将来的用法,把这些虚拟的情景勾联起来:“将仆倒……”“将随着……”“会袒露……”“将吹拂……”这种虚拟的方式,暗含着作者的悲壮之情和希冀之意。
二、这首诗里的象征和隐喻各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采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诗意变得含蓄、隽永,悲慨、怀念、平静等等复杂的意绪包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全诗意境的整体象征和“大风雪”的比喻意义:全诗所构造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特别是“天青”“水绿”“鸟飞”“鱼游”象征着一派祥和宁静的氛围;“大风雪”写的是自然景物,实则喻指现实残酷的战争和灾难,与之相应的“雪后的平原”喻指经历劫难后的国土。须仔细体会这些象征和隐喻的含义。
语言品味
这首诗的语言运用也颇值得玩味,重点是诗的句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这首诗的作者是20世纪40年代“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此诗具有“七月诗派”诗歌的某些特点:采用自由诗体,句式长短不一(最长的十二字、最短的二字),并善于将诗人的人格、情感等渗透到所书写的对象中,把内心的情绪之流转化为意象之流。全诗多处用复数第一人称“我们”来传达这股情绪之流,使诗情更富有感染力。
这首诗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很有特点:首句十分突兀地用了“?”,给人以极大的震撼;第二行 “是的,我们将”只有五个字,却用了两个标点“,”“。”,语气非常简洁有力。第七行末也用了“。”,表明情绪之流随意象之流的中止;随后,第九行末用了“,”,显示了某种过渡和提示。最值得品味的是最后一行的“……”,此时诗情已得到升华而戛然而止,给人一种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一、作者简介
邹荻帆(1917—1995),湖北天门人。20世纪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36年发表长诗《做棺材的人》《没有翅膀的人们》。抗战开始后,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湖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大别山、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40年在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和经济系学习。1948年初被迫去香港。解放后,一直从事文化文艺工作,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等职。邹荻帆是抗战开始后出现的“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属于政治抒情诗系列,但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政治抒情诗更注重诗的艺术性。他的主要诗集有《在天门》(1937年)、《木厂》(1938年)、《尘土集》(1937年)、《雪与村庄》(1941年)、《青空与林》(1943年)和讽刺诗集《噩梦备忘录》(1948年)、《跨过》(1949年)等。解放后,有《总攻击令》《走向北方》等五六本新的诗集出版。同时,他还有一些小说和译作。
二、《无题》赏析(李玉昆、李滨)
诗人写这首诗时,身在香港,而心却向着人民解放战争。诗名“无题”,其实是一首英雄颂歌,是一首新鲜别致的政治抒情诗。从诗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它歌颂的是为人民的解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粤教唐宋散文选读: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doc
-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粤教唐宋散文选读: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五) Word版含答案.doc
-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粤教唐诗宋词元散曲:高中同步测试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
-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粤教唐诗宋词元散曲:高中同步测试卷(七) Word版含答案.doc
-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粤教唐宋散文选读:高中同步测试卷(十) Word版含答案.doc
-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粤教唐诗宋词元散曲: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粤教唐诗宋词元散曲:高中同步测试卷(九) Word版含答案.doc
-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粤教唐诗宋词元散曲: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
-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粤教唐诗宋词元散曲: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doc
-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粤教唐诗宋词元散曲: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答案.doc
- 新 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春2》.doc
- 新 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树》.doc
- 新 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森林中的绅士1》.doc
- 新 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森林中的绅士》.doc
- 新 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汉家寨》1.doc
- 新 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森林中的绅士》1.doc
- 新 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窗》.doc
- 新 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之走进诗的世界》.doc
- 新 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1》.doc
- 新 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