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政治:月考试题(哲学部分--4、5、6课).ppt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政治:月考试题(哲学部分--4、5、6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政治:月考试题(哲学部分--4、5、6课)

学.科.网 zxxkw 学.科.网 1、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①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③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④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审题注意关键词方能准确把握题意】 注意排误留正法的运用 学.科.网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由此,我们认识到 A.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必须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C.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推动社会进步 D.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4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句话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是只能把现实物质的东西变成观念的东西而已 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东西变成为现实的存在 C意识可以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甩开膀子才能够非常有效的保护嗓子 D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存在,没有甩开膀子就会难免导致喊破嗓子 注意选项的内在逻辑,完整阅读理解,判断选项是否正确 学.科.网 5今年以来的雾霾天气引发广泛关注,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之一。关于“雾霾”天气的认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②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的行为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③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雾霾就会“烟消云散” ④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认识规律,采取得力的应对措施,可以解决“雾霾”天气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③心外无物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 ⑤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 ①②④ 7、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的W3C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体现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学.科.网 zxxkw 根据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完成“神舟七号”任务之后,我国将要突破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汇、对接技术,然后再研制发射空间实验室。在实现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目标之后,中国将走向星际空间更遥远的地方。据此回答8~9题。 8.“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主要体现了实践的 A.可控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性 D.客观物质性 9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再到“天宫一号”,中国的航天人正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奇迹。这充分说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规律是客观的 10、“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下面漫画中的大学生“村官” A.不知道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不懂得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C.忽视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背离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2作家的文学创作往往体现“三分文学,七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下列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13、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